塞维利亚城中,距离瓜达尔基维尔河畔不远处,一栋巴洛克风格的古旧建筑内,坐落着已有460多年历史的塞维利亚大学。旅店老板自豪地说,这是在西班牙排得上号的好学府,一定值得去看一看。于是,便有了那次黄昏的造访,有了西班牙旅行途中难以忘怀的独特回忆。
还在几百米开外,不时有年轻人表情专注或谈笑风生地从身边经过,循着他们的方向很容易就找到了学校。市中心的这个校区只有一栋大楼,斑驳的墙面记录了岁月的变迁。据说这房子因其巨大的面积和华美的巴洛克风格而闻名,当然,论面积论硬件设施的豪华程度,国内任意一所出名的大学都可以胜之。在我脑海里留下的画面,无关乎建筑,而是那些天庭里、回廊上、楼梯边热烈讨论着的面孔、席地而坐读着书的身影。听不懂西班牙文,只能凭着表情,我臆测他们说的都是一些和知识有关的事。还有,大堂里随意摞成堆的椅子,仿佛随时就会有一场即兴的交流会或读书会之类要举行似的,翻下一张椅子坐下便能加入讨论。
无独有偶,游至格拉纳达——著名的“摩尔人最后的城池”,旅店的伙计指着地图义务导览,不忘提及格拉纳达大学,如出一辙的自豪——好学校,值得去看看。
是啊,好学校。一所名副其实的好学校,当有这般吸引力和感染力。无关乎校舍,无关乎规模,无关乎排名,甚至也无关乎历史,只关乎此地是不是能让人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其他种种,哪里有什么标准可言?就仿佛刚完成的这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旅行,领略了太多异域建筑艺术风格,哥特、巴洛克、穆德哈尔、曼努埃尔、现代主义……其实我哪里能分辨此与彼的差别,只是简单地觉得好看的地方便待得久些。对于学校也是如此,这些年来很多人择校几乎成了疯魔,也有人趁势搞各类排行榜搞出了名堂,但其实哪里有这许多比较标准?一所学校究竟好不好,我们的学校是不是足够好,人生的学堂岂止幼小中大三五所,其实谁又不是心知肚明呢?
旅行途中总习惯带着一两本书,在飞机上在火车上在地铁上遇到很多同道中人,让我深信旅途也是一所好学堂。这一程,仔细重读了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遂借书名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