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由荷兰艺术家霍夫曼于二○○七年设计的大黄鸭在席卷欧美澳后再次引爆香港的观赏热潮。据说,霍夫曼设计大黄鸭的灵感最早来自由破损货柜里流向大洋的中国产澡盆玩具鸭。这次大黄鸭在香港巡回展出倒也算是“准荣归故里”了。在不少人挤破头想一睹大鸭芳容时,也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某些专家甚至撰文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这只技术含量及制作难度极低的充气鸭子,根本不能算是艺术,甚至有人将其与西方的文化侵略联系到一起,将大黄鸭批得一无是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根据《辞海》上的解释,艺术既可以是“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可以是“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或者“独特优美而丰富多彩”的任何事物。把澡盆玩具鸭做成如此庞然大物,其简单的线条、着色富有亲和力,也表达了作者对当年流向大洋的玩具鸭们百折不挠、历时十五年终于漂流上岸的敬佩之情。
对于不少都市居民而言,面对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目睹大黄鸭,笑一笑,乐一乐,可以使自己于片刻间释放压力。此外,由于大黄鸭的到来,也会显著提高当地游客数量及消费热情,大黄鸭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
然而,霍夫曼证实说,中国大陆地区出现的所有大黄鸭都未经本人许可,这就意味着在大陆城市里展出的大黄鸭都存在抄袭和剽窃的嫌疑。一个源自中国产玩具的创意,在被外国艺术家创造和捧红后通过“中国式复制”才出现在他的故乡,令人唏嘘。我们自己的艺术家为何没有如此简单、精妙且能收到奇效的创意呢?而公然收费展出山寨大黄鸭,牟取暴利的做法,说明某些人缺少基本的版权意识。它又一次揭示出,善于学习而后超越等软知识,依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每位国民必须补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