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的王国里,我对苦瓜情有独钟。
在乡村里,苦瓜是家常的农作物,门前屋后、竹林旁、篱笆边,都能看到苦瓜藤蔓攀爬蔓延的身影。小时候母亲经常做鸡蛋炒苦瓜和苦瓜排骨汤,我却敬而远之。随着年岁增长,尝遍了酸甜苦辣咸等各种人生滋味后,我竟慢慢地爱上了吃苦瓜,再不觉得苦瓜苦了。
自古以来,人们吃苦瓜吃出了感悟,吃出了为人津津乐道的轶趣来。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石涛,自号“苦瓜和尚”,餐餐不离苦瓜。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苦瓜的苦涩本色暗合了他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所以他的画有种清秀奇险的独特风格,耐人寻味。
林清玄的散文《苦瓜特选》,说一个女孩中考失落时,到自家园子里挑苦瓜,总觉得自己挑选的苦瓜不够苦。然后她的母亲教会她挑苦瓜的方法,并教育她,最好的苦瓜总是最苦的,却在最苦的时候回转出一种清凉的甘味。人生也一样,只有领略到他的苦楚,才能品味出他的甘甜。
偶然间,看过一幅齐白石的《苦瓜》图,寥寥数笔勾画的瓜架上,挂满了浓墨勾勒的苦瓜,缠缠绕绕的苦瓜藤蔓和瓜叶用淡墨清浅地表现,有的苦瓜上还有未脱的黄花,苦瓜下还爬着一只草虫,天真满卷,童趣盎然,仿佛迎面拂过一阵乡野的清风。乡居那几年,我在庭院中种植了苦瓜。纤纤藤蔓顺着我搭的竹架缠缠绕绕地往上爬,披绿挂翠,婀娜摇曳的清姿,像一团绿绸,养眼舒心。不久,淡黄色的苦瓜花便呼啦啦地开放了,开得热闹奔放。很快,一只只青翠圆润的苦瓜便缀满在藤蔓绿叶间。在苦瓜棚下品茶闲读,欣赏头上姿态各异的苦瓜,别是一番美的享受。
吃苦瓜,可拌可炒可熬汤可泡茶,涤热,明目,清心,是健康养生的食品。用挖空的苦瓜填入荸荠肉馅,隔水蒸熟,就成了美味爽口的苦瓜盒。有一道菜叫“紫薯苦瓜圈”,苦瓜中间切段,中间挖空。紫薯蒸熟,剥皮之后,把紫薯压碎成紫薯泥,倒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将苦瓜放进烧开的水里,焯一下。把紫薯泥填进苦瓜里面,压实,切薄片,装盘,再加点蜂蜜在紫薯苦瓜圈上面,一道简单的小凉菜就这么诞生了。
有苦瓜相伴的日子,过得如此清凉惬意。我爱苦瓜,因为它名副其实,苦得纯粹,苦得清灵,不掩饰不谄媚,十分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