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一个家,大漠一个家,都在美丽的大中华……啊,沙枣花,坚强的意志激励我刻苦学文化。”
在耳熟能详的《崇明岛上的沙枣花》的旋律中,崇明中学新疆部的又一届毕业生给我们这些老师献上鲜花,依依不舍地与我们拥抱。是的,他们在崇明中学的四年,是我们伴着他们,目送他们走在追梦的路上。另一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执教这些年来,我的人生追求,我的教育理想,不正与这些孩子的成长交织在一起吗?
伴着沙枣花的梦,我启发孩子们在追梦的步履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我为班级买来《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将自购的一些学习参考书放在班级里供学生传阅;伴着沙枣花的梦,我帮助学生自主组织“热点热议”午会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伴着沙枣花的梦,我激励孩子们在追梦的旋律中培养自己的特长,与学生谈论诗歌创作,鼓励他们进行维语诗歌创作;伴着沙枣花的梦,我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朗诵,带领他们在市级以上演讲比赛和辩论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伴着沙枣花的梦,我力争让孩子们在追梦的路途上不孤单,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体味亲人的关爱。
2013年高考前一日,我来到参加高考的孩子们的宿舍,给他们带去巧克力。孩子们看到我,纷纷围了上来,我说:“我给你们送定心丸来了!”大家都笑了。
想来,任教新疆班四年,每到元旦,我会给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送上一张明信片,上面有我手写的新年祝福;每到春节,我会买好糖果去学生宿舍看望孩子们,给他们拜年;每逢肉孜节、古尔邦节,我会伴着他们载歌载舞欢度民族节日。其实,像这样做的何止我一人呢?在节假日陪孩子们一道游园、一道包饺子、一道开生日晚会……我和我的同事们把这些当成了头等大事。
可是,回想孩子们的点点滴滴,何尝不是一种豪华的享受!一张题名为“初元师爱”的照片,在我的桌上,是唯一的装饰。照片并不起眼,可是那么多的笑脸,拼凑起世间无价的青春版图。这是小D,胳膊骨折,可他一直满脸笑容,乐观向上,勤于助人;这是小A,经常让我给他讲“三国”,可他端起维文书籍,就成了我的老师;这是小M,总是对我抱怨“语文真难学”,却在临别时交给我一封信,信里附上了“顾氏课堂语录”……2012届学生临走时,我让他们每个人留下一篇文章,其中有位同学写了一篇洋洋五千字的文章,我看出这其实是他的一种人生规划,便给他写下评语表达赞许之情,——因为我感受到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在拔节抽穗,我为这种梦想鼓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