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为生活锦上添花,没有情趣的生活好比干巴巴的丝瓜筋。
最近老想换房子,但看来看去还是觉得住着的老房子顶好。虽然楼层有点高,装潢也已陈旧,但对那个精巧有趣的旋转式木扶梯,以及顺着它走上去的跳层空间,总怀着难以割舍的情愫,如果搬了家,一定会想它们的。
十多年前,为了设计木扶梯,先后请过两家装潢设计公司。对方想出了两个方案,均被我否决,总觉得他们的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可行,但好像缺少了什么,不是我想要的。经过日思夜想,反复琢磨,我采取了自己的方案,选择在最恰当的位置,造一座旋转式的小扶梯,不仅实用,省面积,而且优雅美观,成了家里最靓的“景点”。它甚至还很好玩呢。记得有个搞装潢工程的朋友来我家玩,骑在肩头的儿子一见木扶梯,哧溜一下从他身上下来,直往扶梯上跑,然后像坐滑滑梯似地一颠一颠溜下来,不管小屁股颠得疼不疼,如此循环往复,大人拉也拉不住。朋友无计可施地笑道,看来下次弄房子,也要弄个这样的扶梯。我家的旋转扶梯,还成了周围好几户人家模仿的“样板工程”,我心里说,他们倒一点不费心呃,拿来主义。
顺着扶梯扶摇直上,便是我经常呆的地方了。最近把“楼”上整理了一下,储存物归归拢或转移掉,书房和休闲角又变得雅致而养眼。墙上的棕丝蓑衣,风干的水牛头骨,木雕挂件,屋角的小石磨,女儿红酒坛,都是我外出旅游时淘来的爱物。前些日子整理时,发现有一些小摆件扔了可惜,堆着也不是个事,便想起购置一个博古架。没料到这玩意不好找,不是踪影难觅,便是样子傻笨或材质不对。后来,在曹安路边的一爿家具店里,终于觅到了一个造型古雅的鸡翅木博古架,虽然价格比原先心理价位高了一点,但因为喜欢就买了。没过几天,却在花鸟市场里发现了性价比更好的博古架。我只能干瞪眼,心想等以后换房子时,再来淘宝吧。
家里的故事还没完。整理“楼”上时,“清理”出了我的另一堆“宝货”——用老树根制做的、不规则形状的一张小型茶桌,四个“东倒西歪”、稚拙可爱的座凳,一个花架。本想送到住房富余的弟弟家去,又一想,摆到阳台上去,不是很有意思吗?我家的阳台要比楼下人家的长近一倍,我把传统的晾衣架拆了,在阳台的一头安装新型的升降式晾衣架,形成晾衣角,腾出的另一头摆放老树根茶桌、凳和花架,配置了一个小“茶海”,布置了一些时令花草,一个舒适惬意的“小茶寮”横空出世。有意思的是,这里随即成了我老丈母娘的领地,喜欢看书读报的她,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光都泡在这风水宝地孵太阳。上个礼拜天,妻说她的几个好姐妹来玩,我走进家门不见人,只见阳台门的布帘子乱晃,随即传来嬉笑声,原来,几位女同胞都“躲”在阳台“茶寮”里,品尝返朴归真呢。
生活情趣有时候还会产生“附加值”。十多年前,骑车下班的路上,有时拐进一家常熟人开的红木家具店,东摸摸西看看,流连忘返。听朋友说,店家周日有专车送客人到常熟厂子里参观,我便与妻随车去了。观看精工细作家具,欣赏林林总总的各色红木产品,身心融入了美不胜收的中华红木艺术世界。最吸引我的是一套价格便宜的花梨木家具,尽管其材质当时属于较低档次,风格不是我所最喜爱的明式,但它设计精巧,秀丽端庄,也比较符合我的审美爱好。当时新居正在装修,家具选择上家人多数倾向于简洁、舒适的西式,但看我别有所爱,寄情传统红木艺术,妻便第一个支持了我,在囊中羞涩的境况下,把那套花梨木买了下来。去年外出经过那家红木家具厂,顺便故地重游,厂方告诉我,十多年前买的那款家具,采用的外国产的那种大料,如今已经很少了,所以价值已经翻了若干倍。近日,从网络上看到,这种花梨木出产国开始终止出口,所以最近市场价又猛涨了一把。也就是说,我家里的那套家具,白用了十多年,身价反而翻了几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