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新春基层日记~~~——除夕值班民警老姜的新年愿望
新春基层日记~~~——除夕值班民警老姜的新年愿望
新春基层日记~~~——除夕值班民警老姜的新年愿望
新春基层日记~~~——除夕值班民警老姜的新年愿望
新春基层日记~~~——除夕值班民警老姜的新年愿望
新春基层日记~~~——除夕值班民警老姜的新年愿望
     
2014年01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春基层日记
最好每天都像今天这样太平
——除夕值班民警老姜的新年愿望
李一能
  1月30日 除夕

  天气 晴

  17 时30分,普陀区长寿路派出所警队食堂,除夕值班的民警们正围着一张小桌吃年夜饭。简简单单几道菜,风卷残云,不一会儿都吃完了,这可能是我吃过的最快一顿年夜饭。派出所副所长吴雯告诉我,这就是民警吃饭的风格,因为随时可能接到警情,扔下碗筷就得出发。

  “你别期望太高,可能碰不到什么有意思的事。”在休息室,民警姜跃东对我说,除夕夜是一年中“最太平”的日子,接警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即便在平时,他们的工作常态也大多如此。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老姜带着我出了两次警,还在派出所协调了一起纠纷,都是类似放烟花溅到路人、卖场栏杆勾破顾客衣服之类的小矛盾,大多数时候民警到场两边劝一劝,问题马上解决。

  入夜,21时,派出所的大门被推开,民警带来一位迷了路的老太太,她被附近小区保安发现独自坐在路边的小花园,于是就报了警。老人思路有些不太清楚,但说得出名字和家庭地址,民警一边查实她的身份,一边让她坐进休息室,送上热水点心。老人狼吞虎咽,她说自己一天没吃饭,已经饿坏了。

  老人告诉记者,她今年77岁,是一位退休中学物理老师。“我要去学校给学生们上课,他们物理和英语不好要补课,可是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我听了有些难过,老人教了一辈子书,即便已经忘记了回家的路,却还牵挂着自己的学生。

  不一会儿,民警联系到了老太太的家人,女儿说母亲独自住在宜川路地区,患老年痴呆症,经常走失。家属感谢民警找到老人,却又推脱住太远不方便来接,听得民警直摇头,但总不见得让老太太在派出所过年,于是扶她坐上警车,送到附近的宜川路派出所。据说那边的警察都认识她。

  宜川路派出所的民警一看到老人,像学生一样都站了起来:“毛老师,您又来了。”民警说,老人已经走失无数次,每一次都被送回他们这里。送毛老师回家,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例行工作。

  告别了老人,直奔玉佛寺新年祈福法会现场,这是新年来临前的最后一项任务:维持现场秩序,让上万名市民顺利祈福。当第108声钟声响起,绚烂的烟花在天空绽放,耳边“新年快乐”的祝福声此起彼伏。

  “太平无事,我就说会很淡吧。”身边的老姜对我笑笑,似乎在安慰我没有采访到什么劲爆的新闻,我没作声,但心里却已经有答案。老姜说的没错,枪林弹雨的“警察故事”是电影,现实中的“警察故事”往往平淡而琐碎。但这背后,是“老姜们”的坚守、奉献和牺牲。正是因为不回家过年的他们,毛老师找到了回家的路;争吵双方握手言和;人们可以在有序中祈福。

  我问老姜有什么新年愿望,他想了想说:“最好每天都像今天这样太平。”这是他的梦想,也是我们的。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我家的年俗
   第A04版:我家的年俗
   第A05版:我家的年俗
   第A06版:我家的年俗
   第A07版:我家的年俗
   第A08版:我家的年俗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夜光杯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广告
烟花爆竹少了 年味更清新了
最好每天都像今天这样太平
辞旧迎新 绿地接手申花
今起3号线缩线运营
季建业严重违纪违法 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
小启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2最好每天都像今天这样太平 2014-01-31 2 2014年01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