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我家的年俗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大家庭~~~
上海大家庭~~~
上海大家庭~~~
上海大家庭~~~
     
2014年01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大家庭
每年团聚都有“策划书”
孙佳音
■ 1978年后连希俊家的团圆饭就没断过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从最早老西门的阁楼,到后来黄兴路的大房子,再到现在,每年春节能围着老母亲聚一聚就感到很温暖。

  推开淮海路上一户普通上海人家的房门,全家老小十几口人正围着桌子包汤团,自己糅面,自己做馅。年纪大的看起来80岁上下,年纪小的只有七八岁,做得都有模有样。“十二点一过,就下一大锅汤团,一人一碗。”

  现在的上海,已经很少有这样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除夕了,更特别的是,传统的新年他们过出了新味道,主人连希俊每年都要策划一台主题晚会,猜灯谜、双人舞、唱越剧,还有抽奖,好不热闹。

  “这是我三嫂,这是我姐夫,这是我最小的孙子。”一进屋,连希俊就带着记者里里外外转悠,他满面笑容地说,1978年后这样的相聚就从来没有断过,兄弟姐妹七人,再加上第二代和第三代,最多时候出门吃饭得开个四五桌,“最远的从加拿大每年飞回来,北京、江西也有。从最早老西门的阁楼,到后来黄兴路的大房子,再到现在,每年春节能围着老母亲聚一聚就感到很温暖。”

  讲起以前住在黄兴路时候的日子,连先生很是兴奋,“逢年过节,我们兄弟姐妹各人拉个包,住进姆妈家的‘度假村’,一家占一房。我每年都会策划好除夕主题晚会,等他们回来。”说着,他拿出了一张纸递给记者,上面写着“2014年(甲午马年)除夕欢乐大团聚策划书”。

  “癸巳金蛇常年狂舞,甲午骏马千里奔腾”是连先生对今年辞旧迎新的概括,“策划书”写得相当认真,有出席名单,有嘉宾代表,有具体的日程安排,还有“除夕大餐菜单”。儿女说爸爸总是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排菜单,食物本身的鲜美或许是次要的,这份家人浓浓的情谊才叫人觉得甘甜。

  每年都写这样的策划书么?“对。”连先生找出了一份2005年的“除夕夜欢乐派对策划书”,一样认认真真,不同的是那年家里摆的是自助餐,于是吃饭的时候就有助兴节目,有“有奖猜谜”“家庭小魔术”“男高音独唱”“双人舞表演”“越剧票友唱”,满满当当。连先生自豪地说:“我们一家人不仅菜都烧得好吃,还都能唱会跳的,大姐的双人舞,三嫂的越剧当年都是‘掌声雷动’啊,肯定比外面的炮仗响。”

  2005年和2014年这两份“策划书”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鞭炮”。在“日程安排”里,那一年23:50至24:00是“烟火鞭炮,除旧迎新”,而今年的这一份23:50至00:05是“祈听钟声,除旧迎新”。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小孙子连心宇眨巴眨巴眼睛站在一边,他有点怀念以前放鞭炮的日子。爷爷轻轻地揉了揉他的头安慰说:“过年一家人在一起玩,还不开心啊!”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我家的年俗
   第A04版:我家的年俗
   第A05版:我家的年俗
   第A06版:我家的年俗
   第A07版:我家的年俗
   第A08版:我家的年俗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夜光杯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广告
有钱没钱 蒸糕过年
每年团聚都有“策划书”
东北媳妇过个潮汕年
广告
新民晚报我家的年俗A06每年团聚都有“策划书” 2014-01-31 2 2014年01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