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找到了一份工作,做快递员,可以资助我弟弟上学了。虽然目前收入不高,才2000多元钱,但是我会踏踏实实干好这份工作!”挂下电话,夏燕华感到既心酸又欣慰,脑中不断地回想起这个淳朴又乐观的孩子。
未经世事 走上歪路
1994年出生的小周来自云南一个小村落,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寒。为了让弟弟有条件上学,小周决定自己辍学,外出闯荡挣钱供养弟弟读书。
2012年2月,小周跟随叔叔走出了大山,第一次来到上海。在叔叔的帮助下,小周找到了一份做广告牌的工作。
开朗的小周来上海没多久,就和居住地附近的老乡打成一片。小周的表哥因手头缺钱,便鼓动小周一起去抢劫,说“来钱特别快”。未经世事的小周想着赶紧赚钱给弟弟读书,便懵懵懂懂跟着表哥和另一名老乡去了。
2012年3月11日晚上10时20分许,在上海郊区的一处偏僻地方,小周表哥和另一名老乡逮住一人持刀抢劫,让小周前去搜身,小周战战兢兢凑上前去,大脑一片空白。抢劫实施的当晚,小周3人便被民警抓获。
泣不成声 悔不当初
“我现在很后悔,对不起我的家人,我想早日出来打工,供我弟弟读书。我弟弟不像我,他成绩很好,现在正在读高二,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回忆起当天的场景,小周在法庭上悔恨不已,“那天去抢劫,我是因为看到表哥把刀架在脖子上,害怕他伤害别人,所以才去搜身,希望法庭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2012年7月19日上午,还差5天就满18周岁的小周在浦东新区法院第一法庭内泣不成声,在场所有人员都为之动容。因为气愤小周的行为,小周的父母和亲戚没有一个人到庭。没有亲人的关怀和鼓励,小周异常焦虑和沮丧。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周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6个月,罚金人民币500元。
心灵援助 重拾信心
小周的亲人没有一个人到庭,这让夏燕华和主审此案的法官万秀华都非常担心,没有亲人的关怀和鼓励,小周能否自己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庭审结束后,夏燕华和万秀华决定长期跟进小周的心理状况。她们努力联系小周平日较为亲近的叔叔,劝他去狱中探望。之后,她们还通过与监所联系、写信等方式,始终与小周保持联系,鼓励他振作精神,重新做人。还告知了她们的联系方式,让小周有困难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联系她们。
“谢谢您们对我的教育帮助,让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我现在过得很好,慢慢地从低沉的状态中走出来,我一定会好好接受改造,离开这里后,我要勇敢迈向美好的未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小周来信中的乐观让她们非常感动。
“今天我出狱了,非常谢谢法官们对我的帮助,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会继续留在上海,找个正当工作努力赚钱养家。”2013年9月,在小周出狱当天,他第一时间给夏庭长和万法官打了电话。
“继续加油!有空的时候还是要学点知识和技能!”新年里,在接到小周的新年祝福后,法官们继续鼓励小周,并祝小周新年有新气象,翻开生活崭新的一页。
本报记者 宋宁华 通讯员 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