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提出“用药十大原则”,令民众感到些许欣慰。事实上,“用药十大原则”不仅是说给患者听的,也是说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及医生听的。中国人人均输液八瓶,远远高于国际上二点五至三点三瓶的水平,拿下“吊瓶大国”的称号,实在是一桩不光彩的事。
一者,医生对吊瓶的依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其结果是患者被过度治疗,掏了很多冤枉钱事小,对身体的影响也很大,据悉,每年有十万人死于打吊瓶;二者,医院没有管好医生,卫生行政部门没有履行好职责,没有管好医院和医生,才导致我们成了“吊瓶大国”。
所以,卫计委提出“用药十大原则”,百姓击掌叫好,但百姓更期待“用药十大原则”从卫计委办公大楼走出来,把责任落实到全国各地的医院和医生头上,在看病行医过程中始终坚守“用药十大原则”底线,真正让患者感受到“用药十大原则”带来的健康和经济实惠。反过来,如果卫计委不能让“用药十大原则”落地,那么卫计委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这个常识,也只能算是一次荧屏“客串”,上一上镜而已。
因为,患者与医生医院之间,患者永远是弱势群体,给患者开什么药,是否肌注,是否打吊瓶,话语权在医生手里,有时患者虽然怀疑医生过度治疗,可是毕竟有求于人,不免听人摆布。于是稀里糊涂地吃药、打针乃至动手术。
因此,卫计委提出“用药十大原则”,只是迈出国人走出“吊瓶大国”的第一步,后面的工作任务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