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1860年法国探险家唤醒了沉睡的高棉国王,柬埔寨人压根还不知道在密林深处藏着这么群建筑。
从入口去巴肯山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林荫道,高树蔽日,虽然修了公路,周围却还是原始森林风貌。每天黄昏,便有大批旅游团和背包客蜂拥而至,去看传说中世界上最美的日落。巴肯山是座小土山,以小跑的速度走了15分钟后,抵达位于山顶的巴肯寺。巴肯寺并不如它的名气,是座低矮的寺庙,但难爬程度却和盛名成正比。吴哥石阶的高、窄、陡,巴肯寺全占了。高即方石未经切割直接垒作石阶,每跨一步都十分费劲;窄即每格石阶仅能容纳女孩脚长度的一半,必须侧身攀登;陡即石阶几乎垂直于地面,前面的人似乎就踩在头顶。手脚并用爬上巴肯寺后,却有些失望,几座支离破碎的矮小塔庙零星分布。似乎世界各族人民都被忽悠到这里来看日落。
云层遮盖了落日,“到此一游”驱散了沉寂。门框上结着巨大的蛛网,从缝隙处钻进内部,光从破损的顶部洒进黑暗如井底的石窟,犹如醍醐灌顶的文明。看日落非日出,日出需要一群人等待欢呼,不然很容易睡去。日落本身就是一种死亡的美,无需太多生命力。
离日落尚远,坐在塔庙浅浅的门框里避雨,偶有几个游人走动,天地之间,似乎就只剩下砖石和我。几声鸟鸣,几点雨滴,千年之前的风依旧吹着,只是人事已改。一个异乡人,有时间和心情来到这里等日落是幸福的。
雨渐渐止了,默默无言地注视着明亮的西方,一如当年来此朝圣的僧侣。偏有一块厚云挡在太阳面前,即便如此,依然可以看到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金色的阳光一条条地照射下来”。寄希望于风将这块厚云吹走,可惜吹来了更多的云。在吴哥的一连4天,都无缘传说中世界上最美的落日,阿Q地想也许这才最美。当了这个最字,难免要失望,就算是个念想,得到了最美的想象和最美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