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也说女汉子
姚志康
  姚志康

  “女汉子”一词在网络中流传甚广。百度作了如下解释:女汉子,是指一般行为和性格向男性靠拢的一类女性。形容女性言行粗鲁,个性豪爽,有男子气概等大众认为女性不应拥有的特质……为了佐证这一概念,百度还从穿衣、待人、处事、爱情和生活等方面列出女汉子的具体表现。诸如厌恶粉红色衣着;跟男生容易相处,不愿跟妹子交心;讨厌发嗲的声音;处事“马大哈”等等。一时间,跟帖者纷纷列举身边的女汉子形象,推波助澜。更有甚者,列举明星中的几大“女汉子”,那位自称“范爷”的美女明星被列为娱乐界第一“女汉子”。

  网络描述的女汉子果真担得起“女汉子”之实名吗?笔者质疑。先从“汉子”一词说起。汉子,男儿耶。在国民文化意识中,“汉子”不仅是性别的特指,更多的是赋予有血性、敢担当,不畏强势,扶助弱小的内涵。无论是戏剧小说中对豪侠义士的赞誉,还是巷闾百姓对此类男儿的褒奖,都归结成一句话:此乃真汉子。按此意推论,“汉子”前缀“女”字,应推断为有男子气概更有担当的女子方可称作“女汉子”。由此可辩,百度列举的女汉子种种表现实为“伪女汉子”。不喜红妆爱男装,待人接物“马大哈”之类都是表象,与真女汉子实质大相径庭。

  何谓“真女汉子”?古有天命之年挂帅出征的穆桂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近有舍生取义的鉴湖女侠秋瑾;坚贞不屈的抗日英雄赵一曼;坚守信仰视死如归的刘胡兰、江竹筠等等巾帼英雄皆为真女汉子。古今女辈仁人志士自不待说。举曾受裹足的封建淑女成为一代新女性的张幼仪,也许更有说服力。面对薄情郎徐志摩的遗弃,张幼仪没有寻死觅活,自暴自弃。她凭着一股韧劲,留学德国五载,归国后成为银行家和实业家。让人钦佩的是,她不仅把两个儿子抚养成才,还以干女儿身份侍奉徐家二老直至送终。徐志摩遇难后,陆小曼潦倒,她不计前嫌,资助陆的生活。晚年,在她策划下,《徐志摩全集》得以出版。张幼仪的做派真够爷们!让九泉之下的徐志摩汗颜。

  再举一个寻常百姓的例子。笔者的已故伯母是一个家庭妇女,生活在上海市中心一处新式里弄。凭着丈夫一手制冷技术,她过着优越的生活。1957年,丈夫被打成“右派”押至甘肃劳教。失去了经济来源的伯母脱下旗袍穿上工装,到工地做小工,在生产组糊纸盒,支撑着家庭。居委会动员她离婚,说只要离了婚,可以申请救助。她不仅不从,还千里迢迢去甘肃劳教农场探视饥病交加的丈夫。其间,堂兄高中毕业,高考成绩出色,却不见录取通知。伯母走进一个个相关部门。喊出了“一人犯法一人当,我儿子考上大学不让读,我就一头撞死在你们面前!”的狠话。也许是主管部门的恻隐之心,我的堂兄最终被录取为上海科技大学的第一届新生。三十年后成为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的专家。伯母从此在笔者心目中成为比男人还男人的女汉子。

  说古道今,无非是想说明网络版“女汉子”是调侃,是娱乐,无须较真。现实生活中,别说当一个名至实归的女汉子,就是当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也不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5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6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忘了“3·15”
也说女汉子
鬼故事
原作还是仿制
别了,月光之城
今宵灯谜
大 猫
洛阳吃水席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也说女汉子 2014-03-15 2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