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作还是仿制
王恩科
  王恩科

  《功甫帖》的真伪之辩,引起了国人尤其是书画界的关注。虽然目前还没有结果,国际上又没有书画真伪的仲裁机构,然而,争论的意义却远远大于争论的结果——让普通百姓增长了不少关于书画品鉴方面的知识,也激发了人们关心热爱国宝艺术的热情。

  珍贵的艺术却有不少仿制品,如果持有人或制作人有以假充真的故意,那么这种仿制品就称赝品。但如果持有人或制作人讲明是仿制品,那就不应称赝品而称仿制品。

  书法仿制一般有临作和摹作之分:照原作临下来称临作;用纸覆在原作上双钩描下轮廓,再进行填写称摹作。也有制假者用偷梁换柱法把酷似某名家名作的原落款挖掉,再通过技术手段将临摹的名家落款裱补上去的。

  在名家真迹稀缺和传播技术落后的年代,仿制品对传承和发扬经典书画艺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晋代穆帝酷爱王字,叫书家张翼仿写王羲之给他的书表传世。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字,曾令多位书家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赠送给众大臣。其中冯承素、赵孟頫临摹的最为生动逼真,如今作为国宝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和无锡市博物馆。在原作失传的情况下,这些复制品尤为珍贵。

  我见到一位画廊的老板,专门请人临摹明代唐寅的花鸟画,然后染色作旧,弄得古色古香,但他向顾客言明是仿制品,价格也不贵,这种经营之道也未尝不可。

  但亦有不文明商人,雇人临摹名家名作以假充真。我就遇到过一位书法爱好者从画廊买来一幅周慧珺的伪冒品,请我辨认真假。当年启功任中国书协主席时,不少画廊里都挂着他的伪冒品,甚至一些地摊上也屡屡出现他的“墨迹”。这些人利用启功先生不予理睬的宽宏大量,投机取巧,谋取利益。更有甚者,专门到商店仓库寻觅陈旧破损、发霉变色的旧宣纸临摹古书画作假(当然也有纯玩古雅的),以致这类原本报废的宣纸价格反而飙升,原来几角钱一张,现在要卖到几十甚至数百元一张。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赝品和真品概念完全不同,但它们同样有艺术的可感性,所以好的年代久远的赝品也同样是一件珍贵的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问题是经营者应向买家讲明是原作还是仿制。如果经营者自己也难辨真伪,那就干脆像有些拍卖行那样预先告知,真假自辨,售出概不担责,倒也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要蓄意炒作,又是传承有序,又是经专家鉴定,又是经权威过目,以假充真,牟取暴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5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6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忘了“3·15”
也说女汉子
鬼故事
原作还是仿制
别了,月光之城
今宵灯谜
大 猫
洛阳吃水席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原作还是仿制 2014-03-15 2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