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洛阳吃水席
曹荣新
  曹荣新

  到了河南洛阳,“不进‘真不同’,未到洛阳城”。中华名小吃,水席“真不同”。洛阳水席除冷盘外,牡丹燕菜、洛阳熬货、条子扣肉、西辣鱼片、奶汤炖吊子、洛阳肉片、蜜汁人参果、水氽丸子、料子凤翅、洛阳海参、酸汤焦炸丸、洛阳酥肉、烩四件、油炒八宝饭、米酒满江红、圆满如意汤等美不胜收,光听听这些菜名就让食客垂涎欲滴。这次洛阳一游,不仅让我大开眼界,更圆了饕餮之梦。

  所谓“水席”,有两层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下以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全席共有24道菜,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

  值得一提是:其中第一道热菜就是洛阳燕菜,也叫牡丹燕菜,此菜味美鲜香,赏心悦目。据说在武则天时期,洛阳关东有个农民,种出了一棵特别大的萝卜,被人视之为神物,不敢私自食用,遂被当作吉祥之物敬献给了女皇。武氏很高兴,便命御厨将之做菜,来一尝其味。御厨为此动足脑筋,想尽办法,对该萝卜进行多道加工并掺入山珍海味,烹制成羹,呈给武则天。只见此菜形色美艳,味道鲜香,犹如燕窝。女皇食后,啧啧称赞,赐名“假燕菜”。此后,影响了贵族和官僚,在设宴时都把“假燕菜”作为筵席的头道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同时也传到了民间,人们用萝卜、肉丝、鸡蛋、香菜等原料来烹制“假燕菜”,并在婚丧嫁娶或待客娱友时都将此作为桌上首菜。随着时代推移,武氏的赐名逐渐湮没,人们将它称为“洛阳燕菜”或简称“燕菜”。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袭衣”,洛阳是著名的牡丹城,人们又将富有神奇传说的娇艳华贵的牡丹和燕菜结合起来,使之更富有鲜明的洛阳特色。1973年,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访问,“真不同饭店”的名厨专门做了一道清香别致的“洛阳燕菜”。只见一朵洁白如玉且色泽夺目的牡丹花盛开在大瓷碗的汤面上,菜香花艳,赢得贵宾们拍手叫绝,周总理也风趣地说:“菜里开花了”。故此后又把燕菜称为“牡丹燕菜”,菜以花名,花以菜传,两者相得益彰,名声大噪,中外闻名。

  在品尝水席时,有古代戏妆的“大内总管”鸣锣宣读“圣旨”迎客的“助兴”和穿着古装的“宫女”“丫鬟”的服务员端盘上菜,逐一介绍菜品和添茶、夹菜、斟酒,仿佛玩了一回“穿越”。尤其是喝一盅随桌奉送的特供“清澈透明、柔润芳香、纯正甘美、回味悠长”的杜康酒,觥筹交错,不由地低吟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此情此景,怎不叫人陶醉于其中?改革开放,物质丰盛,人们的生活日益提高,美味佳肴,随时可尝,因此感觉水席的菜肴并非道道皆是美味。洛阳水席,价格不便宜,花头特别透,吃了不过如此。故事在菜外,享受在席间,柔水含情脉,意味永难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5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6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忘了“3·15”
也说女汉子
鬼故事
原作还是仿制
别了,月光之城
今宵灯谜
大 猫
洛阳吃水席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洛阳吃水席 2014-03-15 2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