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财经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有关负责人回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热点话题
~~~——有关负责人回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热点话题
~~~——有关负责人回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热点话题
~~~——有关负责人回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热点话题
~~~——有关负责人回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热点话题
     
2014年03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行缘何暂停“二维码支付”
——有关负责人回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热点话题
王宇
  先是个别支付机构线下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业务被暂停,继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网上被披露,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话题引发社会广泛热议,一时间作为监管方的央行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央行缘何暂停相关支付业务?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究竟持怎样的态度?新华社记者24日就此采访了央行有关负责人。

  央行暂停相关业务意在防控风险

  问:央行13日发文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和虚拟信用卡业务,请问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答:二维码在制造业、物流业、零售业等领域早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际国内对二维码技术在移动支付方面有所尝试和拓展,但总体上有关技术、业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一是二维码生成机制和传输过程存在风险隐患;二是支付终端的安全性较难保障;三是二维码支付指令验证手段较为单一,安全性屏障不够。

  有关国家中央银行、银行卡组织和金融机构等出于风险顾虑,对二维码支付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均较为谨慎,全球尚未有在金融服务领域大规模应用的案例。近年来,国内已陆续发生了许多关于二维码支付的风险案件,客户因为扫描二维码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资金被盗。在没有建立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统一的业务规则和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安排的情况下,拥有上亿用户的支付公司全面推广二维码支付可能引发的多种风险难以想象。

  “虚拟信用卡”的发卡流程全程网络化,省略了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突破了现有发卡面签审核等基本管理要求,对反洗钱法律制度和账户实名制度产生较大冲击。同时,由于办卡流程无法有效确认客户本人办卡意愿,在目前个人身份信息非法买卖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还存在较大的冒名办卡风险,极易发生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此外,“虚拟信用卡”发行与实体信用卡发行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必然引发发卡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央行对有关机构拟推出的上述两项业务只是暂停,不是终止。人民银行将会同包括上述有关支付机构在内的各方从技术安全、消费者保护、反洗钱、金融实名制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以安全为底线,支持有关支付机构在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和规则、保护支付资金安全、切实落实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安排等基础上,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开办相关业务,以维护支付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不变

  问:迄今为止央行已发放了250多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显示出鼓励创新的理念,但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加码”又让一些人觉得央行正变得趋向保守,央行是否在“变脸”?

  答:人民银行一直重视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各种金融创新,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要求,引导市场机构优化产品创新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稳步发展。近期,人民银行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要求,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始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强调防范风险、强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与鼓励创新是并行不悖的。

  目前,互联网应用的大众化和金融服务的普惠功能提升已经呈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大趋势,互联网金融创新有利于发展普惠金融,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应当给予积极支持,也应当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对一些新的业务要留有观察期,冷静地分析总结,一切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和促进创业增长的金融创新均应受到尊重和鼓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功能属性和金融风险属性,鼓励创新就要包容失误,但要把失误可能引发的风险控制在可预期、可承受的范围内。这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以创新为动力的这一新型金融服务业态在可持续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宇

  (据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2014春令热线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阳光天地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专版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央行缘何暂停“二维码支付”
公募基金时隔六年规模再创新高
基金大比例分红将再现市场
华泰南方旗下两基金发行
广告
新民晚报财经新闻A21央行缘何暂停“二维码支付” 2014-03-25 2 2014年03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