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记者来到友谊村。濛濛细雨中,这些简陋的活动房瞬间被夷为平地。闵行区拆违办介绍,友谊村目前共有4个村宅,村民129户,违法建筑却达703间,面积约5941平方米。“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违法建筑。”拆违现场负责人介绍,因经济利益驱使,村民们近年来搭建了大大小小的彩钢板房,租借给外来务工者和私营个体户。友谊村规模不大,却是典型的“城中村”,村里环境脏乱,没有消防设施,道路被两侧的危棚简屋侵占,消防车也开不进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春节前,友谊村6队一村民家突发大火,殃及东面邻居,过火面积300平方米,1人不幸遇难。事发后,闵行区有关部门开始整治,先排摸并认定村里的违法建筑,然后对涉及违建的房东、租客发放限期整改和搬离告知书,并加强“城中村”拆违宣传。截至今天,友谊村内违法建筑被全部拆除。据了解,拆违工作结束后,区镇两级政府将对友谊村内的人口、房屋加强管控,优化人口结构,消除“城中村”各类安全和治安隐患。
因地处城乡结合部,闵行区“城中村”数量多,近年来,区有关部门对“城中村”逐个排摸,部分已实施了社区化改造。去年,11个“城中村”纳入了封闭式管理的改造计划。今年将加大对辖区内“城中村”的综合改造和整治力度,由区拆违办牵头,坚决拆除村宅内主要通道两侧影响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通行的违法建筑;拆除道路两侧绿化带、高压走廊保护区、河道控制线等范围内的违法建筑。
“拆违,是整治‘城中村’乱象的首要一步。”今天上午,市绿化和市容局巡视员恽奇伟在友谊村拆违现场表示,今年对“城中村”的整治将采取整体推进和重点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在拆除“城中村”内存量违法建筑的基础上,加大基础配套建设,优化社区管理,这也是建设“平安上海”“美丽上海”的重要举措。 本报记者 左妍 钱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