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让园艺更精致,我努力让美丽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是新民晚报创刊85周年,也是上海植物园建园40周年。两家单位共同主办的“老凤祥”2014上海花展今天上午拉开帷幕,主办方纪念景点“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开启大门,迎来大批游客。
读者纷纷合影
“快来看,这是新民晚报的景点嘛!”“晚报已经办了85年啦!”位于上海植物园二号门附近的“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谓周边景点中最热门的一处,穿行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和门口的“新民晚报”花坛合影、细细阅读墙上的老报纸、“扫一扫”花墙上的“上海花城”二维码,新老读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晚报元素。
1945年11月14日在《新民报·晚刊》发表的《沁园春·雪》、1982年1月1日《新民晚报》时隔15年后复刊的头版、1996年11月9日创刊的《新民晚报》(美国版)头版……景点主入口处的“历史回声墙”讲述着晚报的过往,往里走的历届上海花展报道则代表着晚报打造“上海四季花城”的努力。
“快过来帮我们拍张照。”尽管下着雨,但家住植物园附近的王永琴还是和小姐妹们赶来“尝鲜”。看到张贴在绿茵中的新民老报纸,她不但拍下照片,还收下雨伞召来小姐妹一起合影。“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没多久,我们家就订报纸了,是20多年的老读者了,可惜没能收集到复刊的第一张报纸,所以拍点照片来纪念。”
往里走,花香阵阵,一树樱花掩映下,偌大的新民晚报“上海花城”官方微信的二维码嵌在花草景墙中,扫一扫二维码,关注“上海花城”,就能了解上海四季花展的更多信息。不少年轻人立马举起手机,成为“上海花城”的新粉丝。
普通花卉“出彩”
“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是新民晚报的办报风格,也是上海植物园的心愿,希望本届花展上的精巧景点,能够变成家庭园艺的范本,进入普通人家的庭院、阳台。
“这面墙真好看,普普通通的柠檬、松塔、莲蓬等干花,摆出来就像是艺术品。”家住徐家汇的齐梅准备把这个创意带回家。往里走还有一个个花架,五六盆草花错落有致。“雕塑头顶上的草帽也能种花,太别致啦。”她现学现用,“家里的旧草帽可以翻出来,覆上泥土种点小花,没有雕塑就摆在阳台的架子上。”
记者看到,景点内布置的都是普通花卉,喷雪花、花毛茛、虞美人、美女樱、薰衣草、牡丹花都是常见花卉,市民能在花鸟市场中找到。
上海植物园历来被称作申城“最美赏花地”,主办方此次打造的“园艺百科全书”则更进一步,希望老百姓能从中学习家庭园艺的布置技巧和创意。
“上海花展是本市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综合性花展,但我们一直以英国切尔西花展为目标,除了展示花卉品种,举办科普活动外,还希望提供优秀的景观设计交流平台,引领家庭园艺发展趋势。”上海植物园副园长毕庆泗表示,上海花展不仅有花可看,有景可赏,更能给市民提供家庭园艺的“样板间”。而为了进一步提升花展品质,未来景点设计还会面向社会征集方案,公开比稿,将最能代表园艺潮流的景点带入花展。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