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丝敲鱼是温州传统名菜,历经百年,至今依然是当地人逢年过节时,款待亲朋好友的一道美味佳肴。
温州人做“敲鱼”,以前用的都是正宗的东海大黄鱼,如今黄鱼数量少,价格又非常昂贵,因此一般都选用肉厚刺少的青鱼、鮸鱼或马鲛鱼来代替。制作时,先把一条新鲜的鱼对剖分成两片,拆去头、尾、脊背并去皮,再加入花雕酒、精盐、白胡椒粉等腌制半小时入味;然后在砧板和鱼片上各抹上一些干淀粉,用小木槌从左至右轻敲慢打。敲打时力度一定要适中,太重容易将鱼肉敲破,太轻又无法将鱼肉敲薄。敲完一面之后将鱼肉折叠一下,两面抹上干淀粉,再重复以上动作,直至把鱼肉敲成薄如纸张的片状。接着放入沸水中煮十几秒,过冷水漂凉,一直到鱼片洁白光滑,呈半透明状为止。这样既可洗去鱼片中多余的淀粉,又可锁住鱼肉本身的营养。
敲鱼片吃法很多,可煎、煮、炒,也可以用来做汤。不过,光是用鱼片做汤的话,味道有点腥而寡淡。李渔就曾在《闲情偶寄》中说道:“煮鱼之水忌多,仅足伴鱼而止,水多一口,则鱼淡一分。”为此,聪明的温州人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三丝敲鱼”,即在放有敲鱼片的高汤中,加入鸡脯丝、火腿丝和香菇丝。具体做法是:把鱼片切成一厘米宽的条状;鸡胸肉洗净,放入水中煮十几分钟至熟,撕成鸡丝;把鱼片和青菜心放入沸水中汆一下,捞起沥去水;待锅中的鸡汤煮开,依次放入鱼片、青菜心、香菇丝、熟鸡丝、熟火腿丝;撇去浮沫后,加精盐、料酒、味精,再淋上些许麻油即可装盆食用。如果喜欢口味重点的,也可以在汤中添些醋和白胡椒粉,做成酸辣味的三丝敲鱼。此菜荤素搭配、味美可口,既保持了鲜鱼原有的营养价值,又富含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体质虚弱的孩子和老人来说,有很好的食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