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名牌咳嗽药水,效果很好,颇受欢迎。自从创牌以来,这种药水一直是瓶装的,一百毫升,瓶盖上套个量杯,量杯上刻有度数,可遵医嘱,喝多少倒多少,方便极了。但是,眼下这个药水,面目全非,几十年的传统的包装全变了:原来的瓶装改成了一只只“复合膜包装”,服用时一不小心,药水会溢在你手上、衣襟上。药水盒里的说明书写明“每次服五—十毫升”,而一小包复合膜包装的药水是十毫升,如若服半,那已经“开口”的药水,则又怎么保存呢?
新包装促高了药价且不说,原先的瓶装药水价廉物美、服用方便的优点化为乌有!
其实,药品制造与包装上的问题,远不止这一种。百姓常用药黄连素,疗效卓著,一百片一小瓶,价廉物美,携带方便。现在的黄连素,原先一片的剂量,变成了一颗胶囊,十二颗胶囊就装成了一盒。药盒轻轻的,扇子一扇就飘走。十二颗胶囊一盒的黄连素,价格却追上了一百片一小瓶的黄连素,还有左归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原先瓶装好药,一经“胶囊化”,量少了,价格数倍飙升了。
百姓慨叹看病贵,主要贵在药品上。政府年年在降价,老百姓却感觉不明显。如果药厂及药管部门在药品制作与包装上,心系百姓,认真落实政府的惠民政策,这对于缓解看病贵,实在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