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城隍庙忆往之五
~~~——城隍庙忆往之五
~~~——城隍庙忆往之五
~~~——城隍庙忆往之五
~~~——城隍庙忆往之五
~~~——城隍庙忆往之五
~~~——城隍庙忆往之五
~~~——城隍庙忆往之五
     
2014年06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动物园
——城隍庙忆往之五
秦来来
  秦来来

  我们小时候,小商铺聚集的老城隍庙里,也有动物园,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人记得?一家在当年的九狮轩,只是展出一些禽类动物,外带可以出售。不过这家动物园很早就关闭了。

  另外,顺着豫园路由旧校场东辕门进入,有一处凹字形商铺,10多家商铺大多供应小动物,蛇、蜥、虫、龟,鸟、雀、鱼、兔,应有尽有。不同的季节,还有应时动物应景而生,炎炎夏日,叫蝈蝈在笼子里叫个不停,总能吸引一些孩子驻足;而到了秋天,蟋蟀的叫声,更会让男孩子们掏出仅有的零用钱,买来收养,到时候,看着自己饲养的蟋蟀在盆子里的厮杀、撕咬是男孩子们的最爱。顺着这凹字形商圈西面出口,就是另一家动物园。

  这家动物园,坐落在九曲桥荷花池的南面,面朝北开,就是现在“桂花厅”稍微朝西一点的地方。动物园只有一开间门面,门票5分。游人经过总要朝里面张望,偏偏里面可谓十分阴暗,越发显得神秘。在上海,比它还要小的动物园,可能很难找得到;可是,它的招牌幌子之大,也可称绝无仅有——中华动物园。

  老板姓刘,因为这个动物园的“女小开”(老板的女儿)是我同班同学,姓刘,并且起了一个很洋气的名字。这位同学虽是姑娘一个,倒是为人“四海”,就是很大气。所以,我们也借着她的光,享受着免费参观动物园的“特权”。

  别看动物园规模小,老板安排得倒是很有条理。走进动物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小动物,印象当中有几只孔雀,还有一拨叫得叽叽喳喳很热闹的小鸟。再进去就是关猴子的笼子,无论到哪里,猴子总归是明星,最能吸引游人,它的表现欲望特别强烈,只要有人进去,上蹿下跳,龇牙咧嘴,抢尽风头;假如你随手扔一些可口的东西给它吃,那更是了不得了,满笼子蹿来蹿去,甚至还会伸出手(爪子)问你讨要。顺着猴笼转个弯到最里面,是关金钱豹的笼子。原来外面一直讲是老虎,实际是金钱豹。当时我们人小,这么近距离看到金钱豹已经不得了了。特别是听到它低沉的吼声,情不自禁会打颤,生怕它会蹿出来。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条大蟒蛇,足足有海碗口那么粗,盘曲睡卧在一只长长的木质洗澡盆里。为什么印象深呢,因为不论天冷天热,它的身上总是盖了一条棉被。大人说,蛇是冷血动物,不盖被子要冻死的。而最最苦恼的大概要算几只孔雀了,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它们开过屏。想想也对,一方面它们歇足的地方光线很暗,又没有别的游人或者动物和它“别苗头”;再加上金钱豹不断地吼叫,搞得它们天天提心吊胆,不吓死已经上上大吉了,还开什么屏。倒是那几只刺猬,尽管喜欢的人不多,每逢有人经过,都会抖擞起它们的那些兵器——竖起根根直刺,摆出一副“兵来将挡”、“舍我其谁”的架势,倒叫人退避三舍。

  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家动物园也关闭了。这些动物到哪里去了,不知道是否有人讲得清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童话
江南雨潇潇(中国画)
明月二三事
寺庙园林中的难解之谜
中华动物园
读孙信德书法作品选有感
家传美味
天地之音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3中华动物园 2014-06-01 2 2014年06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