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沪剧院与新民网联手让上海小囡学上海闲话~~~
沪剧院与新民网联手让上海小囡学上海闲话~~~
沪剧院与新民网联手让上海小囡学上海闲话~~~
沪剧院与新民网联手让上海小囡学上海闲话~~~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剧院与新民网联手让上海小囡学上海闲话
“沪语训练营”开学了
朱光
■ 茅善玉(左)与上海小囡亲切互动 图TP
  方言,不仅是乡音,还是文化密码的承载。呼吁了多年的沪语传承,终于在近日有了实质性进展——由上海沪剧院联袂新民网开办的“沪语训练营”举行了开学典礼,专门招收不会说上海话的上海小囡。

  沪语训练营开办

  开班前,沪剧院在沪剧会馆已经举行了好几次试听课。有近千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孩子的年龄多为4岁至11岁之间。而且,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而孩子却基本不会讲上海话。因此,“训练营”旋即开办。沪剧院的优秀演员和电视、广播节目的沪剧主持人为主要师资,用沪语方言教学,让孩子们在课程中学上海方言、玩弄堂游戏、唱沪语童谣、明海派礼仪、听沪剧唱段、修都市气质、演经典沪剧,寓教于乐。沪语训练营“少儿班”主要通过三个月的情景学习,让30多位经过考核的孩子能自信地讲沪语,并了解上海文化、热爱上海。据悉,“训练营”今后还将陆续推出新上海人班和沪剧班。沪剧院院长茅善玉透露,沪剧也多年招不到能把沪语说得字正腔圆的小学员了。招进来的学员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沪语正音”。

  多年呼吁得到落实

  其实,沪剧招不到会说沪语又肯吃苦的小学员,已属“多年窘境”。以往,上海招不到,就把范围扩大至苏浙,如今,苏浙也招不到,已经扩大至安徽……而上海小囡多年来,也被要求在学校里说普通话。因此,每年上海开两会,都有相关的提案呼吁要保护沪语。很多专家表示,就连外语尚且能进入校园,成为必考科目和大众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播报的语言,作为本地常用方言的沪语也当然有资格进入公共空间。虽然由沪语专家钱乃荣编撰的上海话读本已经发送到小学,但是师资、是否要占据语文课等因素,也使得沪语课程并没有得到普遍落实。

  各方创造环境

  语言学习的关键,是创造环境。仅有一家沪剧院举办“训练营”,并不足以抵御方言退化的浪潮。49路公交车上已经有了沪语报站,机场里也有沪语广播,大学社团里有“沪语社”,网上也有沪语网站。沪剧演员出身的导演徐俊甚至还专门执导过一台《上海爱侬·沪语童谣音乐会》,上演时,一票难求……在市民文化节中开设沪剧演讲大赛,在电视和广播媒体推出沪语专题节目并举办主持人沪剧比赛等等。只有全社会群策群力,创造充沛的沪语环境,才能赶得上沪语传承与保护的节奏。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上海影视双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3天
   第A19版:长三角
   第A20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1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读者俱乐部
“沪语训练营”开学了
看老画家在方寸间变戏法
“新天地世界音乐节”落幕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3“沪语训练营”开学了 2014-06-09 2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