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六、日三天,12319热线共接到违法建筑举报363件。
接线员:闸北区拆违办 刘晓军
投诉人:林先生
【投诉】 武进路514号一家私人企业正在四楼平台上违法搭建阳光房,不仅直接影响周围居民采光、通风,还造成消防隐患。
【调查】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武进路514号,这里是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办公场地,最近正在施工装修。记者看到,这家单位未经规土部门审批,便擅自在二、三楼过道上向北扩建走廊。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四楼平台上搭建阳光房,用异形钢材作房梁,搭建面积共计达120平方米。
记者看到,“长胖”之后的房屋距离附近居民住宅仅仅相距1米多,由于违建部分紧靠附近居民住宅,直接影响居民采光和通风,容易引发消防事故,周边居民反映强烈。
【回应】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经查情况属实。执法人员随即要求对方立即停工,并与搭建方负责人谈话、沟通,对方同意拆除。今天上午,闸北区拆违办出动30余名执法队员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施助拆。
今天上午,记者在武进路514号四楼平台上看到,两名工人正用乙炔熔化焊接点,将一段段钢材小心地卸下,逐步拆除整个阳光房钢架。闸北区拆违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天之内会将这处影响居民生活的违法搭建拆除完毕。
接线员:(周五下午)黄浦区拆违办 徐剑平
投诉人:匿名
【投诉】方浜中路376弄内,有一居民在自家房子外面搭了2间简易棚屋用于堆杂物,占据了公共空间已经好几年了。
【调查】接到举报后,记者立即随黄浦区拆违办相关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方浜中路376弄都是老式居民房,地处豫园街道,举报人所说的两处违法建筑面积相仿,均为简易棚屋,外面还盖着油毡布,里面则堆积了不少杂物,共占地约15平方米。
附近居民透露,这两间违法建筑已经“有些年头了”,均为同一人搭建,一间是2002年左右搭建的,另一间是2006年搭的。据了解,这两间棚屋就位于公共区域内,挡住了通道,也影响了周边环境。
【回应】黄浦区拆违办查处中心主任张旗说,这两处简易棚屋为历史存量违法建筑,且恰好建造在动迁基地中,区拆违办和豫园街道都很重视。执法人员在与违法搭建当事人的沟通中,当事人爽快同意整改,并现场委托拆违办帮忙助拆。因此,仅在短短一小时内,执法人员就将棚屋内的杂物全部搬出,将违法建筑予以拆除。
张旗告诉记者,黄浦区“老城厢”住宅的范围大、数量多,违法建筑多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属于存量违法建筑,因此拆除工作的流程长、难度大。今年上半年,黄浦区已拆除违法建筑142处,面积达1727平方米,下半年将重点拆除一些居民反复投诉、影响较恶劣的违法建筑。
本报记者 曹文清 左妍
明天热线预告
■ 虹口区拆违办韩柏贵
9:00-11:30
■ 宝山区拆违办陈岳胜
14:00-16:30
“网诉直通-城市”互动平台
■ 登录新民网上海滩:t.xinmin.cn
■ 私信新浪“@新民晚报社会新闻”
■ 值守电话:962555
■ 城建热线:1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