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时的山村,老表们日子苦虽苦,却还是很看重过生日的,若是“逢十”的大生日更不肯马虎。记得我曾凑份子喝过两次寿酒:一次是支书老婆40大寿,寿匾上写着“渭水半渡”四个字;另一次是我师父桂福叔的50大寿,寿匾上写着“再来五十”。小娃娃也要过生日,那日我学生林新家响起鞭炮声,一问,原来是他10岁生日。
纳罕的是,印象中好像没有谁做60岁、70岁生日的。虽然那时寿命比较短,但六七十岁的人还是有的。后来才知,这是一种民俗,年纪太大了不敢张扬,以免阎王爷惦记。据说上了80,生日那天要把自己关在柴房里,门窗紧闭,三餐饭要从狗洞递进来。
如今寿命普遍延长,生活也改善了,我揣想这种习俗也该改了吧?再有机会回乡,一定要考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