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搬到新的小区,碰到邻居微笑地点头致意,如果对方有进一步交流的欲望,我也会打打招呼,“搭搭讪”。虽然在小区居住时间不算长,但邻里关系相处还是蛮融洽的。生活中我们常抱怨现在的邻里关系铁板一块,相见不相识。其实我们只要静心想一想,你主动打招呼了没有?你主动“微笑”了没有,就可以从中找到症结。一只碗不响,哪来两只碗叮当啊。
那天是周末,我欲外出访友,楼上一对白领小夫妻在广场打羽毛球,我在旁边观战了一会,对男士微笑地说,你的基本功不错。那女的接口道,阿拉老公过去是大学羽毛球队的。她为老公的球技自豪,更为我的即兴点评而开心,在她眼里我还算是个懂点球经懂得欣赏的邻居。小夫妻还热情邀我一同打球,恭敬不如从命,那小年轻很照顾我的感觉,不时送点“球”给我,让我感觉棒棒的。还有一次在鲁迅公园里,正巧遇见他们在游客队伍里跟着大合唱,因为有过球技的交流,像熟人一般在他们后面说,唱响一点,让我也欣赏欣赏!他们回过头来笑了,表扬我说,叔叔,你太幽默了!
其实,我并不算幽默,幽默是一种智慧和大境界,我虽向往,却处在“自嘲”的初级阶段。居住的大楼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居宿,那天我提篮购物,电梯里邂逅一对金发碧眼的小老外,那小年轻在窃笑私语,我主动微笑调侃,“难道我今天早上有对不住你们的地方吗”?另一位忍不住笑道:我的同学说上海好男人都是这个时间去买菜的。“哦,回答正确!100分!顺便提一下,你的中国普通话说得比我标准多了”!两位小老外笑逐颜开,还连连夸我说话“很风趣”,我也会不失时机地用在老年大学学过的英语露上一手:My style is humorous.我自以为很幽默地回应道。
“迭个老爷叔蛮热心的”,得到如此评价,味道“好极了”!看来,只要你有心、有意,主动地亮一亮微笑这个法宝,有了这邻里关系的润滑剂,晚年的心情也会格外地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