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删古诗和教学目的到达
西坡
  西坡

  教师节那天,有报道说,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从明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显然,任所长的“表示”,是对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中删去8篇古诗消息的“反拨”,因此博得许多人叫好。

  一个是全部删除,一个是由6到8篇增加到22篇,巨大的反差造成了读者心理和情绪上的不平衡。

  事实上,所谓“上海版删去古诗”,完全是一起典型的偷换概念或以偏概全的传闻。很多人似乎没有注意到记者当天(8月26日)对有关人士的访谈(次日发布)。其关键之处有二:一、小一新生年龄段的特征适合在听、读、诵中初步感受古诗的情境和音韵美,不需要每个字都认得(特别以《登鹳雀楼》为例,学生要接触到鹳、涣等比较难的生字,老师往往还会补充不少关于朝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文史知识,家长也往往会让孩子进行背诵、默写,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所以这样的变化也充分尊重了学习规律,既达到了减负目的,又能激发学习兴趣。二、古诗并未退席,只是不再以书面形式呈现在教材中,以学生听录音磁带或跟着教师示范进行诵读的方式进行,在《小学语文古诗诵读(试验本)》中,老师不仅诵读古诗,还采用互动形式,教授朗诵技巧,讲述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看!有关人士在充分调查研究后,把为何改、怎样改等等,交待得清清楚楚。

  倒是那位任所长“恰到好处”地“表示”,让人有点“狂飙突进式”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断,还是受了什么“暗示”后的灵感闪现?

  毫无疑问,把古代经典作品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确实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提醒,但并不意味着不管年龄差异,不管接受能力大小,不管内容难易,不管情调合适与否,不管循序渐进的原则,不管质只求量的灌输,就会获得成功。而这,不应成为我们采用的方式和追求的目标。

  按照任所长的设想,一部《唐诗三百首》,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可以学完了。可是,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刚刚毕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他们肚子里的“诗”究竟还有多少想得起来?他们可没少读少背古诗啊。我以为,这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一直在说教育改革。既然这样,改革就要有所担当,有所突破,甚至要允许失败。我们要有这个承受力。上海版的“删诗”,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走”得那么远,它的实验性很强。对此,我们是否需要一点耐心,乃至群策群力来促使它走向成功?至于那种不根据客观实际、不因材施教、唯数量是瞻的“豪举”,我们需要想想明白再多看看后作出选择也不迟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中国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独家专访/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增删古诗和教学目的到达
魂断威尼斯
智慧快餐
人生不是短跑
头晕与多种疾病有关
楼梯上的两父女
那一年狂恋过的大提琴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4增删古诗和教学目的到达 2014-09-14 2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