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月里的生活观
罗光辉
  罗光辉

  在鼓浪屿疗养,一日,兰州来的一位大校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哪,和我们的消费观差距太大,我们觉得这儿挺好,我孩子他们住了一个晚上就说条件太差,第二天就搬到四星级宾馆去住了,昨天还叫我们老两口去做什么鱼疗,我们过去一看,什么鱼疗,就是鱼咬脚。还说我们老土,活了一辈子,不懂享受。”听了这番话,我也深有感触。前些年,我一征文获奖,奖了个MP3,当时听说那玩意价格不低,便舍不得用,两年后,问我儿子要不要时,我儿子却说:“谁还用这玩意,早过时了。”一件自己舍不得用的好东西到了儿子那里,他却不屑。我心里真不是滋味。60岁时买得起6岁时买不起的玩具,玩起来还有意义么?我问自己,也问生活。

  我这个人,大部分时候是个很节省的人,这在年轻人眼里可能算不上什么优点,但很多时候我却喜欢这样做,比如,家里炒的菜只要肚子撑得下,我都会尽力把它吃光,不管什么菜。物质贫乏的时候,大人的一句话我总也难忘:“吃到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小时候没听说过吃东西最好吃七分饱,就是常常为吃不饱而难受。我喜欢吃枣子,印象中小时候花钱买的水果中枣子不是好吃的果子之一,不像现在,季节到了天天吃枣子都没问题。那天,上菜市场买菜,见到一菜农身边摆着一篮圆圆的青枣,便买了三斤,回到家,却吃不出小时候家乡枣的那种味来,好像没熟,因为是花钱买的,因为是劳动成果,扔了就是垃圾,就会污染环境,所以我还是坚持吃完了,尽管吃完后肚子有点不舒服,但心里却很通畅,我没浪费!

  这种习惯可能和小时候受的环境熏陶有关,我的童年没有童话。刚出生不久,母亲奶水不足,外婆和阿姨到处给我找吃的,找奶妈,她们说:先后找了十一个。上小学时,外婆又总会念叨:一颗枣子多少钱,一块桂花糖多少钱,一个鸡蛋多少钱……不知是为了教我算算术还是教思想品德,总之,我受到了教育。

  刚入伍到部队,一个月6元津贴,到了春节,我还有四十多元钱存入存折,1976年提干时买了本《现代汉语词典》,快40年了现还在发挥作用。现在虽然有条件享受物质生活,但我对吃和穿还是不讲究,一件军大衣可以过冬,舌尖上的美味五花八门,我还是喜欢吃乡下菜,怀念外婆织出来的土布。人在草木中,我这种生活观不知道符不符合潮流?不过,本性难移。我相信:它会永远陪我生活在岁月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健康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0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百岁
火柿耀秋
“辐射加工”安全吗?
岁月里的生活观
王安石细节识人
童年游戏康乐球(剪纸)
今宵灯谜
在香港地铁玩街拍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岁月里的生活观 2014-11-24 2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