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上海新城区
     
本版列表新闻
~~~——青浦区朱家角镇大千农庄探秘
~~~——青浦区朱家角镇大千农庄探秘
~~~——青浦区朱家角镇大千农庄探秘
~~~——青浦区朱家角镇大千农庄探秘
~~~——青浦区朱家角镇大千农庄探秘
~~~——青浦区朱家角镇大千农庄探秘
     
2015年01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600亩生态农庄奉行“露地种植”
——青浦区朱家角镇大千农庄探秘
朱全弟
  虽然时节进入肃杀的寒冬,走进青浦朱家角的大千农庄,却依然让人感受到了生态农业的勃勃生机。原来以大千美食林而名噪一时的黄海伯,13年前转而到这里干起了农活,躬耕田亩。在瑟瑟冷风中,他领着记者巡视600亩庄园的农田、湖泊、特种养殖场,感叹岁月如梭,多年耕耘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退出餐饮从源头做起

  黄海伯的名片不以董事长自居,而用“首席农夫”示人。说起萌生务农的念头,还是源于10多年前从事餐饮业时受到的刺激。市面上买的一盆黑木耳,下面是铅粉,阴干后增加了分量,够“黑”的。买的鱼,鱼肚子里有一把铁钉,也是为了增加分量多获利。还有龙虾,放在案板上,所有的虾脚都是瘫软的——被注水太多所致。这怎么得了?这是吃的东西啊?

  知难而退,黄海伯要从源头做起,让人吃到安全放心健康美味的农产品。于是,没有任何张扬,大千农庄默默诞生,苦心经营13年之久,终于建成一个以青浦为始发地,辐射长三角、华东地区和远涉内蒙古的一套完整齐备的生态农业基地。

  奉行“露地种植”理念

  在设施农业蓬勃兴起的今天,大千农庄依然奉行露地种植的理念——承天地之阳光雨露,这是上苍赐予人类的。国家农业部近年颁布了不少限制使用化肥、农药的规定,而这里却率先或者说早就实施了不用化肥和农药的耕作方法。

  13年来,大千在600亩庄园里,采用经过熟沤的禽畜类粪便及杂草落叶作为有机肥料,不仅滋润了土地、肥了庄稼,还维护了园内整个生态环境。对于病虫害,只以生石灰、辣椒水、黑光灯、“波尔多”液等对病虫害进行有限防治,保证出产的农产品符合有机食品标准。更重要的是,保护全程循环的有机生态系统。

  在大千农庄,可以生吃的蔬菜多多。尝过这些蔬菜的客户,都说“小时候吃的味道”回来了,过去这些味道被化肥农药破坏了,现在用真正的生态复原方法,又把它找了回来。

  守护生态善待环境

  做农业,照样可以精彩无比。昨天在庄园,黄海伯非常自豪地指着水面上的白鹭灰鹭说,它们晚上栖息在庄园的湖上,早晨飞到淀山湖上去吃鱼。青蛙、蟋蟀、知了、蜘蛛、蜥蜴、刺猬、鼩鼱等等许多在城市中消失的动物,如今群聚于庄园内的珍禽岛、异兽圈。正是得之于生态的修复和喂养,上海郊区“失联”二三十年的萤火虫也回来了。

  十多年来守护生态、善待环境,换来了绿色回归、环境友好:小草丛生,杂树横陈,四时水清木华。黄海伯还告诉记者,上千个黑天鹅家庭在园内天鹅湖畔生息繁衍,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天鹅基地。记者核实无误,唯有致敬。

  如今,能玩能住的大千生态庄园与东南的朱家角古镇、西南的东方绿舟,构成了青浦水乡旅游的金三角。此外,大千农庄的生态模式不断向外延伸,在浙江临安饲养杂交野猪,在江西租下了1万多亩地种植有机食品,还远到内蒙古包地种苜蓿草。 本报记者 朱全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圈
   第A10版:文娱圈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城区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连载
600亩生态农庄奉行“露地种植”
崇明西沙湿地芦苇荡
宝山“聚源果蔬”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
“长江口水域违法倾废”市海洋局举行公开听证
金瓜多产不愁 卖到厂里加工
展销尝甜头 长期摆摊头
新民晚报上海新城区A12600亩生态农庄奉行“露地种植” 2015-01-03 2 2015年01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