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疑问
夏 琦
  夏 琦

  上班经过一条小马路,路边人行道修了两三个月。行人只能从马路上走,所以开车经过,必得小心翼翼。每此时,就生疑惑,几百米一条人行道,为何要修这么久?居于此路的同事,则恨恨地说,搞不清楚在干什么,也没个说明,原来的人行道尚算平整,为何要翻修?

  最近几天,工程已近尾声,终于谜底揭晓,原来修的是一条平整的红色专用道,可跑步可骑车。

  修什么的疑惑解了,另一个疑惑尚存:这么件惠民的好事情,为什么在整个修建过程中,不能在显眼处贴张告示略作说明?

  说到告示,大约半年前,我曾在亲戚家中楼下大堂见过一张,说要将楼下绿地的小道改为专门的跑步用道,塑胶或是其他什么材质,原谅我记性不佳,忘了。惠民措施,修步道的费用不需小区出,但需要得到大家的同意方可动工。

  我的第一反应,不错呀,简直是跑步爱好者们的福音。但据说此事后来不了了之,为何?亲戚说,这条绿地当中的小道是附近几幢楼居民的主要散步休闲地之一,改了精贵一些的材质,散步是否一定要换软底鞋?小朋友还能不能骑自行车?爱狗人士能不能遛狗?修建大概需要多久?虽然修建费用不需小区出,但将来维护和修缮的费用如何,谁来出?可惜,告示里没有这些内容,她也不知向谁去问。估计很多人跟她一样,一肚子疑问无人解答,自然不会去签名同意,没有居民的同意,工程也没有办法进行。

  必须说,现在的很多惠民措施,不是空架子,比如在小区内为热爱健身跑步的居民建跑步专用道,这当然是好事情,能够想到做这些小而实际的事情,是一种进步,何况,还懂得事先取得居民的同意,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要把好事情做得让人满意,还是有讲究的。比如,及时和详细的信息是需要提供的。说到底,在惠民措施提高了层次的同时,居民们对自我权益的保障意识,也在提高。这样的共同提高,若能互相促进,就美好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第A05版: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申城社区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新民法谭
   第A20版:新民法谭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04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8版:证券指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金市汇市
   第B12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4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房产在线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名表
   第C04版:珠宝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现场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摩登
院士、官员本该两分开
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疑问
豪饮灰飞烟灭
“专车”启示出租车业改革路径
“恐归族”
我们该为早到人做点什么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疑问 2015-01-09 2 2015年01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