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底开始,网络上的“拼酒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它的生命力竟如此之持久顽强。从一口气能喝掉一瓶白酒的“一斤哥”开始,陆续有一次喝2斤、3斤、4斤乃至8斤、12斤的各种神人出现……
且慢。居然有“12斤哥”?别说酒,喝12斤水试试?按照医学界的说法,急喝高度白酒,一两斤便能致死。
没有谁的胃是铁打的。事后人们也发现,不少拼酒视频存在造假、炒作的现象。几天前,西安“十二斤哥”就出面公开道歉,承认喝的是水,而且是半喝半倒,并表示拼酒行为“毫无意义,非常丢人,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茶有茶道,其实酒亦有酒道。抛开那种生意场上的应酬不论,即便对好酒之人,“微醺”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境界。那种一开酒瓶就非要喝到烂醉如泥的,怕是要被周围人嫌弃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吐血”,“宁可肠子起洞洞,不可感情起缝缝”,都是过时的说法了吧。
有些人会拿古书中的英雄豪杰说事。比如《水浒传》就曾写道,武松醉打蒋门神时,总共喝了约30碗酒,大约12斤,但也不过“才六七分醉”,放在现在堪称“十二斤哥”;诗仙李白号称“斗酒诗百篇”,又是喝了多少?根据古代的容量标准来算,1斗也是约12斤。喝完了还能写诗,诗仙恐怕更是“酒仙”了。
古人的酒量真有这么大?知名学者纪连海已经在《百家讲坛》中分析过,古代的酒最多十几度,充其量相当于喝啤酒和黄酒。以现在52度白酒折算,李白喝的“斗酒”也就是不到2斤白酒。
酒啊,装在瓶里像水,喝到肚里闹鬼,说起话来走嘴,走起路来闪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起来后悔。所以,在喝酒这档子事儿上,不需要更快、更高、更强,更不需要“力争上游”。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但为了纯粹比酒量大小而斗酒,是十足的酒徒之举,无知而且可笑。春节将至,酒又将成为餐桌主角,饮酒前望诸位思量:小饮怡情,大饮伤身,豪饮灰飞烟灭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