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岁尾我在冲绳度过。冲绳有着世界一流的海景,料理却不敢恭维。苦瓜,豆腐,猪肉和苏巴(面条)是当地人自矜的美食。冲绳苏巴粗犷扁长,形若河粉,与传统日本拉面外形口感迥异,且坚守着固定谱系——豚骨面、猪蹄面和五花肉面。觅碗崭新素材的面条何其难!
我对被好友戏称为闷头面的“一兰”拉面情有独钟。它是日本排名第一的拉面,终年排队。记忆最深的是东京新宿东口店。落座后,面对板壁在口味单上打钩,按铃,门板打开一半,伸出一只手将单子取走,少顷一碗汤浓拉面就递上来了。昏暗灯光下,食客坐在单人格子间里全神贯注吸溜品味,看不到别人的食物与吃相,全程不见服务员的脸。这样的私密性深受日本公众人物喜爱,据说这一设计已获得日本专利。
苏州的面是最最好吃的。数年前我认识了香港中银大厦的建筑设计师王致平先生。他祖籍苏州,谦和低调,相貌清癯,每次和他聊天,说起故乡,这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江南人被山温水软的苏州绊住脚步的有两样东西:评弹和面。早起吃一碗头汤面是他心中抹不去的乡愁和味蕾的贪恋。旅居香江60年,他仍念念不忘故乡跑堂倌的唱面声。江南面道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性情、审美和价值伦理,成为绵延至今的生活方式和观察江南的窗口。
在魔都,“醉美一面”让面条超越了草根气,有了雅致轻奢的色彩。这个坐落于淮海西路华山路的转角餐厅半仙半妖,清雅离俗,名人字画古玩摆件星罗棋布,有浮生若梦的洞府味道。此处晚间主营谭家菜,中午供应限量版面条。料理得活色生香的面条被倾注了晚宴般的郑重,黄鱼面尤其惊艳:由新鲜小黄鱼久熬而成,加入板油,面身弹滑,韧性十足,切成细末的雪里蕻咸菜全面提鲜增味。基础大好的面、汤、鱼缠绵胶着,含蓄清丽中隐藏着矜贵锋芒,让人食之忘俗。面条分量若不够,可以追加,保障了汤汁与面始终保持优美配比,让人领教了老板的精致与温厚。老板真名韦小宝,成都人,韩天衡嫡徒,擅长画竹,虹桥机场十个大电子显示屏上的墨竹皆为他的作品。他戏言:不为画竹皱眉头,只为卖菜才低头。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去吃过数次面,就着他私人订制的福鼎白茶,与最贴切的人。有时他佯装没看见,有时坐下聊几句,很有眼色,温度分寸刚刚好。于是这一面一茶,犹如与天地宇宙能量互相置换,让人纵身飞上晓风入松影、清泉石上流的灵性境界,物我两忘,不即不离。那一瞬,人生的欲望值就这样被浓缩成了倾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