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嵌名联赠评弹人
江更生
  江更生

  擅制楹联的诗翁陈以鸿,原籍江苏江阴,与已故评话艺人扬子江有着乡谊之雅。扬子江原系艺名,其本名为于少青,出身于文人之家,父名于味青,在故乡江阴开过书店,曾操觚编写、出版过工具书《词渊》上下两册。扬子江早年拜陔南轩主为师,擅说《清宫十三朝》等。笔者求学时代曾听过他的书,书路清顺,说表文气,着实不错,当时他隶属于上海“星火评弹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演长篇评话《康熙皇帝》《林则徐》及《潘汉年》等,红遍苏、浙、沪一带。陈以鸿老人听其书后,曾赠以四言联一副:“扬帆舟子,踏浪长江。”分嵌“扬子江”三字,嘉其不畏遭遇艰难,高年犹守望书坛。还对他编说的《潘汉年》一书大加赞赏,赠以词作《水调歌头·听扬子江评话潘汉年》:“昔有柳麻子,今日见扬生。一般嬉笑怒骂,评说世间情。回首烟笼雾障,纵目江干海上,狐鼠恣横行。伟矣擎天手,揽辔志澄清。膺大任,人中杰,出宜兴。以身许国,何惧虎尾与春冰。勋绩昭昭万代,冤狱沉沉廿载,雨过喜新晴。华夏重熙洽,颂德慰英灵。”从中可想见这位老艺人的书艺精湛之一斑。

  对于年轻一代的评弹演员,老人也不吝赐联予以鼓励,如赠送给苏州吴中区评弹团的一对书苑伴侣马志伟、张建珍的对联:“志在高山功自伟,建成大业德堪珍。”

  他深情地对这对已取得一定成绩的评苑新秀勖勉有加。马张两位,均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马志伟师从王柏荫、陈锦宇等,“蒋(月泉)调”、“沈(俭安)调”皆擅弹唱,其说表轻松自如,在当今“重唱不重说”的风气之下,尤为难能可贵。张建珍则师从徐慧珠、江文兰等名师,她的“俞调”、“女蒋调”均有口皆碑,曾荣获“评弹金榜女状元”之誉。常演长篇书目除《四香缘》、《小红袍》外,尚有新排之《沈万三》、《血腥九龙冠》等,是一档颇具实力的书坛伉俪。

  最近,这位遐寿诗人偕同夫人在乡音书苑聆听了青年艺员姜啸博、解燕的《无冕皇后》,感到上手的说表做派,中规中矩,噱头诙谐,大有乃师张君谋的遗风,对姜啸博的演唱甚是赏识,说他无论是“蒋调”、“周(玉泉)调”,乃至“陈(遇乾)调”唱来声情并茂,让听者十分受用。遂拟一联赠予小姜,联为:“啸竹吟松融艺术,博文约礼铸人生。”(句首分嵌“啸博”二字)。上联借松竹之声喻艺术宜来自生活,下联用《论语·雍也》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语典,含有老人的厚望:寄语年轻演员,应该加强艺术、文化与道德的修养,逐步达到“德艺双馨”境界,联文颇具正能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梦启东方
   第A20版:梦启东方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生态上海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10版:科学咖啡馆/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逃离“选择”
歌诗为时事而作
老电话号码
点检春风吊柳郎
嵌名联赠评弹人
篆刻
谁懂得武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嵌名联赠评弹人 2015-03-25 2 2015年03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