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文字游戏是无法翻译的,硬译出来会使读者莫名其妙。多年前在报上看到电影界元老刘琼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近来在忙点什么,他开玩笑地回答道:“我现在什么也不干,是个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我不知道哪一位翻译家能不用注解而将之译成英语?
反过来也有无法译成中文的英文文字游戏。在美国电视连续剧《成长的烦恼》中,迈克的母校杜威中学里有个“强盗班”,学生全是一些最捣蛋的学生。班主任是体育教师,因为只有体育教师才能镇得住这些家伙。有一天,体育教师病了。校长召集全体教师开会,问:“Does any of you know martial arts?(你们有谁懂武术?)”校长意思是,只有懂武术的教师才能对付这批捣蛋分子。开始大家都不吭声,过了一会儿有个教师举手说:“I know Marshall Schwartz.”大家哈哈大笑。martial arts跟Marshall Schwartz谐音,但两者意思完全不相干,这个教师显然是在跟校长开玩笑。
这两句话若是直译,就成为:
——你们有谁懂得武术?
——我认识马歇尔·施瓦茨。
中国观众会觉得莫名其妙。所以我就把这段对白译成:
——你们有谁懂得武术?
——我懂得催眠术。
后来我给上外研究生上课时和同学们探讨这段对白的翻译,请大家各抒己见。一个研究生建议这样翻译:
——你们有谁会武功?
——我会抓蜈蚣。
我觉得这样翻比我译得高明。它跟原文一样,一问一答谐音,却也是牛头不对马嘴,十分风趣。另一个同学建议把“催眠术”改成“巫术”,这样就跟“武术”基本上完全同音了。这译法也比我的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后生毕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