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唯一一次搭档
可是,秋葵又反复想过:“如果这个时候拉住丈夫的后腿,丈夫又怎么能冲出这封建制度传下来的家窝?他那为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而冲锋陷阵的心愿,又怎么能实现?”秋葵下定决心对丈夫说:“你的心事,我全明白,你放心地走吧。”秋葵抚摸着丈夫的脸,眼含热泪深情地对丈夫说:“名哥,说心里话,我也不愿你我分开。可想到将来,你还是快点出去,去闯天下,总比窝死在这个‘家’里强得多!别看你整天默不作声,可你心里想啥我知道。牺牲我一个就够了,咱俩不要都死在这个‘家’里。”妻子秋葵这番哲理加人情的不寻常的话,不由得使丈夫谭世名感到惊讶: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啊!她的心胸是那样的宽阔,她的性格是如此的豁达!谭世名激动地说:“秋葵呀,秋葵,你真是我的好妹子,又是我的好妻子!”秋葵抢过话说:“快别说了,快给赓哥回封信,信里再加上一句,就说你的行动,是四妹秋葵支持的!”谭世名和秋葵给陈赓写信的事,一直瞒着世名父母。他们知道秋葵的父母会支持世名的作为的。于是他们在信上告诉陈赓:“如有结果,回信寄二都柳树铺!”
几天过去了。傍晚,妻子把陈赓哥从武汉来的信递给了他。谭世名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一口气把它读完。陈赓哥信中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为谭世名作好了安排。谭世名与秋葵的兴奋无法言表。出发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谭世名眼含热泪,与妻子秋葵依依话别。
谭世名离开故土,便改了名字叫谭政。1927年春,在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特务营营部,谭政见到了陈赓。谭政一入伍,便被编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特务营第二连,任上士文书。不久,营指导员设立办公所,谭政因有文化升任营指导员办公所的准尉书记官。他先给父母写了一封信,然后,他又给爱妻秋葵写了一封信:
葵妻:我已顺利抵达汉口,来到陈赓兄所在兵营。赓兄已按我之意愿让我在二连担任文书。来汉口,人生地又不熟,加上我无出过远门,承蒙陈兄关照;又,陈兄多年未见葵妹,又闻身体不佳,陈兄对妹挂念至极。入伍前,我已把咱商定了的“谭政”大名填报连上。从此,我的名字将改为“谭政”,不再叫那个封建主义的“谭世名”。好不?入伍之后,操练繁忙,唯军事生活尚未习惯。但特务营与其他不一般,这里书报刊物齐金,有《响导》《中国青年》《共产党ABC》,等等,这些从来没见过的书刊,我如多日不食,狼吞虎咽阅读。走后,仍挂念弱体多病,望不过分劳累,注意保健!
就在谭政发出家信不久,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叛乱,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于是,谭政非常理智地与家人中断了联系。父亲谭润区与母亲挂念长子,忧心如焚。秋葵更挂念丈夫,回娘家打听,连赓哥也杳无音信。不久,秋葵终于病倒了,一病不起。临去世前,她还一直默默呼唤丈夫的名字。家中发生的一切,远在千里之外的谭政并不晓得。
改名为谭政的谭世名参加了秋收起义,并成为毛泽东的首任秘书。毛泽东与陈赓的父亲陈绍纯也熟,有一天与谭政谈到他的岳父陈绍纯,说他是个对社会、对革命有贡献的人。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湖南家乡搞农民运动考察时,也到过湘乡。陈绍纯和毛泽东谈得很痛快,说这个世道得乱透了才能分出个高低、分出个好坏来。他对毛泽东说:我把大儿子陈赓放出去了,二儿子、三儿子也去搞革命了,这不,女婿谭世名近日也去汉口投奔国民革命军了。可惜女儿、女婿这次离别竟成永诀……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双方交流干部,红一师撤销编制,原红一师政治部主任谭政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完成长征战略任务。这时,毛泽东又决定重建红一师,特意点将陈赓任师长,谭政兼任师政治部主任,有意让两位童年挚友、革命伙伴搭档,重温亲情、友情、乡情。这是谭陈两位姻兄弟第一次正式搭档,也是唯一一次搭档,毛泽东称之为“珠联璧合”,堪称军史佳话。期间,谭政从陈赓处得知陈秋葵已经病逝,哀痛不已。经陈赓劝慰,谭政后和王长德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