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两年级学生顾锦涛是班级生活委员,每天放学后,他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留在教室,搜集同学们喝剩的饮料瓶以及散落在地上的零钱。有的同学笑他傻,但也有同学在他带动下加入了收集的队伍,他们将零钱集中储存,把收来的空瓶卖掉,一段时间下来,竟然也积攒了几十元。顾锦涛说,起初,是因为他觉得班费有些不够用,所以萌生此意,但做着做着他觉得,这个举动不在结果、重在过程,作为一个学生,能拥有一颗勤劳节俭的内心,能为此付诸有利于集体的行动,是最美的人生历程。
在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社团文化节上,一部名叫《舌尖上的附中》的短片获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短片的策划人叫郑莉敏,校星愿电视社社长。平时,同学们总是埋怨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一天中午,郑莉敏正巧看到食堂的阿姨们搬运午餐,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她决定拍摄一集《舌尖上的附中》,把食堂阿姨平时的辛苦展现给全体同学。她学会了用PHOTOSHOP修改拍摄得不够满意的照片,拿着制作的初稿向老师讨教制作中的技术问题,一次次坐在电脑前查看、修改着视频与音效的衔接……看到这个短片,好几位食堂的阿姨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康宁科技实验小学四年级女生李妍彤帮妈妈一起做家务时,发现戴着橡胶手套用清洁布清洗餐具时,餐具总是滑落。于是,她想设计一种能灵活地清洁餐具不同部位又能根据不同的清洁对象更换不同清洁材料的“万能手套”。她想出了好点子——将橡胶手套与清洁材料结合在一起。在尝试了多种粘贴方法后,“万能手套”终于成功了,还获得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市科协主席奖。
据悉,“最美少年”评选涵盖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明礼诚信、为人正直、生活节俭、尊老爱幼、尊师爱学、热情友善、勤奋敬业、尊重自然等10个方面,徐汇区文明办、区教育局还将制作“最美少年”展板、书籍和动漫,引导全区中小学生向优秀同龄人学习。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