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虚假“打折”该收敛
平志君
  平志君

  友人说起从日本初回老家时的一次购物经历:在大商厦里买了一件风衣,母亲问价格,1200。老太太问:你还价了吗?他不解:还价?大商厦也可以还价?第二天,老太太把风衣包裹好去了商厦,找到同样的风衣,砍到7折抹去零头,800成交。营业员开票,老太太说且慢,我儿子昨天买了,你退我400吧。直到楼层经理出面,老太太最终得胜而归。

  友人在国外呆久不了解国情了。在日本,商品明码实价,税收多少或免税都标得清清楚楚,不带议价。其实我们从前也是明码实价,上海的商品特有信誉,从来没听说这台缝纫机打个8折,这件呢大衣打对折。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议价之风在很多地方蔓延开来,买东西必定要问:打下来多少?最低价多少?一声不响照牌价付款的,营业员也要笑你傻瓜了。

  如此以往,“打折”之风变了味儿:先把价格抬到“虚高”,然后再来号称“打折”,一上一下,价格没变,却多了一番心理学上的“博弈”:消费者因此会觉得赚到便宜了,买起来更乐意吧?然而,不谈消费者心里自有“一分价钱一分货”,对你的商品自会有一定的正确预估,从行为本身而言,这样的打折,本质上无异于变相的“欺骗”!

  商家缺少一个“诚”字,消费者也对商家不信任,认为你的商品就不值你标的这个价,就有了一种怕吃亏的习惯性思维。出国经常被导游特别关照:这个地方购物不议价,不要被人笑话了。而国外有些针对中国人的商店,为照顾国人的购物心态,竟也跟着学会了先抬价再discount(打折)。反正雇了中国营业员,让你们自己去“侃”。可是,这一幕看了心里是啥滋味?

  这样的打折之风何时能收敛?真心希望商厦买卖能早日回归实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留学招聘
   第B10版:招生移民/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健康
   第B1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13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1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15版:大购网专版
   第B16版:专版
一甲子后喜相逢
找一个岛
黄帝像(白描)
虚假“打折”该收敛
今宵灯谜
略谈社会方言
关于成功
老姨想开店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虚假“打折”该收敛 2015-06-17 2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