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姨终于进城了。因为老姨家拆迁,得到了一笔钱。
老姨的儿子儿媳,早就求老两口来城里享福,可是他们住不惯城里,也闲不住,一直没来。这次,是政府替他们做了决定。
妈妈打电话嘱咐我:“如果你有空就多陪陪你老姨,她喜欢你,对你最好,你小时候许多小衣服、小棉鞋都是她一针一线做的。”我小时候穿过的东西,穿小了,就给了亲戚家的小妹妹们,现在家里唯一有一只坐垫是老姨的手艺,是用碎布拼成的,做工精细,谁见到谁都夸好看。
周末,我陪老姨去逛商场的日用品区,老姨看了每件东西,都会唠叨一会,说还是乡里集上卖的东西便宜,这里的东西,贵得都不靠谱。走到卖婚庆用品的地方,红红火火的摊位引起了老姨的兴趣。老姨看看大红的喜字,问了价后直咋舌,怎么这么贵?
回家时,老姨管我要报纸,说越大越好,我想她要铺什么箱子吧,就拿给她一摞,老姨像宝贝似的接了过去。
第二天,老姨给我打电话,让我有空去她那一趟。我匆匆去了,惊喜地发现她用报纸剪成许多双喜字,特别的是,喜字里还嵌着各种图案,有鸳鸯、牡丹花、十二生肖等等,真让我大开眼界。
老姨微笑,喃喃地说:“本来以为自己的手不行了呢。一拿起剪刀和纸,各种好看的花样都出来啦。”
我特意给老姨批来一沓红纸,把作品选了几样,送到我一个做婚礼策划的同学那去看,她也非常惊喜,连连说我老姨是个宝贝。她把几样剪纸贴到她的店里,不久就有新人托同学买一整套的喜字,并且强调贵点也没关系。
从此,老姨坐在家里就可以赚钱了,她剪,老姨丈帮整理,两人常因谁数错剪纸数而拌嘴。虽然是数落,却是掩饰不住满面春风。
亲戚们开始商量出资为老姨开一个自己的店,老姨说:“那哪行啊,咱家几辈子都没有会做生意的。”我说:“你开个店,就可以把其他的手工品,小棉鞋啊,小衣服什么的,一起做出来卖了。”老姨眼睛一亮:“真的?那我得好好想想。谁的钱也不用,我有本钱,拆迁给的那些钱,一分没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