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小城得眷顾
上周四上午,张家口城北的大好河山景点,本地人和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就在几天前的7月31日下午,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一句“北京”,这片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边,顷刻间锣鼓震天、礼花齐放。
“那天我也在这里,不单单是大好河山,整个张家口一个晚上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以前并不出名的张家口,能一下子引起世界的关注,已经退休的当地人周大爷感觉很自豪。
确实,对于目前仍是国内三四线小城市的张家口,如果不是此次申办冬奥成功,这里或许仍会被定义为北京的“后花园”。
当地大学生王小姐更是直言:“张家口的知名度肯定会大大提升,以前人家只知道张家界、张家港,还说我是湖南人,相信这次申奥成功之后,就再也不会有人搞错了……”
既赚吆喝也得实惠
其实在张家口,申办冬奥前已经充满了冬季运动的元素。在七年后将举办雪上项目的张家口市崇礼县的迎宾大道两侧,“雪具专卖”的店招随处可见,一名店主告诉记者:“前些年山里的几家滑雪场一开张,我们就感觉到了商机,到了冬天,靠卖雪具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元。”
这一点,在迎宾大道旁当了好几年保洁工的李师傅深有体会:“以前这里都是土路,这几年滑雪场开出来,游客多了,都成了沥青路。”
崇礼县的太子城村未来将成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运动员村,村民们对冬奥同样无比期待:“我们年纪大了,住了一辈子土房子,听说建了奥运村后,我们也会迁进新居,说不定还能成为城镇户口,那看病、养老就再也不愁了……”确实,冬奥会不仅会给张家口带来足够的知名度,同样还会给张家口人民带来实惠。
此外,张家口距离北京只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炎炎夏日从北京前来避暑的游客也不少,“咱们北京08年办奥运时,天都很蓝,7年后北京和张家口又要结对办冬奥了,希望到时候北京的天能更蓝,张家口也能建设得更现代化吧!”来自北京的游客马小姐告诉记者。
七年筹办任重道远
当然,7年的时间,张家口还有很多需要做。在采访中,张家口的普通老百姓虽然都知道申奥成功,但对冬奥会却知之甚少。在崇礼县城,云顶等几座滑雪场,也仅仅被看作是外地人的游览场所,相比之下,当地老百姓的参与度并不高。
当被问及冬奥会有哪些比赛项目时,张家口当地人大多表示“关注不多”,仅仅只能给出“滑雪、溜冰”这样比较笼统的答案。而对于冬奥明星,这里的人们连申雪、赵宏博的名字也很难说对。
在崇礼,这里最知名的企业是紫金矿业,实际参与冬季项目的从业人员并不多。不过相信到了7年之后,随着冬奥会的筹办,大量与冬奥相关的产业将蓬勃发展,冬奥将越来越多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张家口的明天会更好……
新民晚报新民网 许明 蔡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