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网吧毒害青少年
取缔需社会同努力
曹文清
  昨天,本报“夏令热线”关注了暑期困扰学生家长的无证黑网吧问题。记者实地暗访后发现,这些黑网吧不仅不登记身份证,允许未成年人随意进入,而且脏乱不堪,空气污浊。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激战正酣”,久久不愿离去,着实让家长操碎了心。

  看了报道后,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都表示,这样的黑网吧毒害青少年,很容易让未经世事的学生误入歧途。

  上海捷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敏也是一位女孩的妈妈,她认为这些缺乏监管的黑网吧称得上藏污纳垢。一方面是人员复杂,难保孩子不会结交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人士。另一方面,黑网吧的电脑上往往还暗藏着色情内容。肖敏表示:“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对网络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然而又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黑网吧的存在很容易对孩子产生误导。”此外,肖敏还担忧,黑网吧无证无照,没有经过审批,也不具备符合标准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上海市一之律师事务所梅颖达律师认为,要想杜绝黑网吧,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一旦发现,立即举报。“经营合法网吧需要办理《网吧特许经营证》,并且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一旦发现网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网,可以向公安或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举报。同时,对消防设施存在问题的网吧,还可以拨打96119向消防部门反映。”

  读者秦洪家有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对于这些黑网吧深恶痛绝,他认为对于这些黑网吧,执法部门应当加大力度,不仅要做到每起举报都有落实,还应当主动巡查。“有些黑网吧今天冲掉,过一阵子又悄悄地开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该没收他们的电脑,要求房东不再续租,斩断利益来源,压缩生存空间。”

  除了对黑网吧坚决取缔之外,也有读者认为家长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在暑期开展更有益身心的活动。读者夏臻晟表示,许多孩子之所以去黑网吧是因为一个人在家感到寂寞,无所事事,于是便整天沉迷于和同学一起相约黑网吧“团战”。“家长和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例如参观、郊游、运动。给孩子推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图书、电影,让他们在家也不觉得无聊,过一个充实、健康的假期。”  本报记者 曹文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阳光天地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全民健身专版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资讯/市场之窗
“咱们家乡终于不会被叫错了”
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支柱
黑网吧毒害青少年 取缔需社会同努力
新民调
上周全民阅读获奖名单
“新媒体小灶”本周五宝山开讲
新民晚报互动A14黑网吧毒害青少年
取缔需社会同努力
2015-08-11 2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