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纽约的地铁又老又破,却不知道有多老破,最近终于体验了一回。
我是在190街乘的地铁,入口标识在街边一个青绿色的古老路灯灯箱上,镂空刻着“SUBWAY”这个单词,而不是常见的金属标志牌。进地铁站,需要走下一道曲折的石头台阶,进入一个爬着青藤的石砌碉堡式建筑,再通过两扇手推式的绿漆木头大门。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这是一个有年头的地铁站了。
原以为古老的外观是为了营造怀旧风格,里面总该是现代化设施。可是进了地铁站,我着实恍惚了几十秒,以为自己瞬间穿越回一百年前了。地铁站没有空调,没有扶梯,头顶是裸露的各种管道,看起来如同一个大型防空洞。地下潮湿闷热,散发着陈腐的霉味,四处的墙壁都在渗水,地面有多处积水,建筑顶上还在不时地向下滴水,地铁轨道里也尽是泥浆。站内都是粗重的大铁门和铁栏杆,锈迹斑驳,有些部位已经锈蚀得不成样子。
脏兮兮的水泥地面到处开裂,积存着经年的污垢。乘客乱扔的垃圾随处可见。木制座椅是长方形的,也需要重新刷漆了。听说纽约地铁里鼠患成灾,有硕大的老鼠公然觅食,不过我这次只看见野鸽子在站台上栖息。站台上没有护栏,所以纽约地铁也是事故频繁。
坐上地铁,感觉摇晃得很厉害,轰隆隆的噪声很大,估计速度也不太快,很像从前坐绿皮火车的感觉。没有电子显示屏,也没有语音报站。不熟悉线路的乘客,要防止坐过站,必须经常抬头查看外面站台上的标识。
据说不同的线路和站点,新旧程度也不一样。42街的地铁站,设施就好很多。有空调,没积水,地面铺了瓷砖,栏杆都是不锈钢的。这个地铁站比较大,地下通道里开了一些小店,有中国和印度服装店,还有墨西哥人开的杂货铺。
记得2006年我去华盛顿市,对该市地铁的规模感到十分惊讶。华盛顿城市不大,可是地铁线路错综复杂,地铁站分了几层,站内穹顶高耸,气象宏伟,明亮整洁,现代化设施齐备。那时我在上海只坐过三条地铁线路(包括轻轨)。着实令我感叹于美国物质文明的发达程度。却没想到,纽约的地铁竟是这样的光景。
回家后我特地查了一下,原来纽约的地铁是从1904年就开始运行的。转念一想,放在一百年前,这样的地铁站可是非常先进的事物了。而百年以后,它依旧在正常地运营着,每天要迎接数百万人次的客流量,也是很值得美国人骄傲的。或许,他们正是为了展示纽约地铁的古老历史,才尽量保留了地铁站百年前的原貌,乘客才有了原汁原味的穿越体验。
我在纽约的地铁里看见卖唱的墨西哥人,手提西服行色匆匆的白领,背着旅行包的游客。形形色色的人在同一辆车上相遇,共乘一程,然后各自走开。我的一个表姐曾在纽约生活了七年,她说纽约的地铁在上班高峰期也是很拥挤的,动都动不了,但是鸦雀无声。
大约每个城市的地铁都是这个城市生活的缩影。在纽约的地铁里,能看见不同族裔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乘客。就好像纽约这个巨大的都市,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它包容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群,各种文化在此冲突与交融,各种人生故事在此上演与落幕。不知道再过一百年,这个星球上有多少个城市的地铁还会继续存在,那时又是怎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