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治违停必须执法严
纪玉
  纪玉

  某医院门外,道路两边停满车辆,路本就不宽,只剩中间一根车道可以通行,还常因临时停车上下乘客被堵住;某少年宫附近,等待孩子的车辆占据了同方向的两根车道,其他车辆不得不绕过它们,才能正常行驶……

  类似的场景,相信很多人都亲眼目睹过。机动车越来越多,停车矛盾早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违法停车似乎成了城市管理的顽疾。违法停车影响道路畅通,损害公共利益,一些占据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的违停行为,还可能危及骑车人或行人的通行安全。因此,对于违法停车,严格执法,必不可少。

  上海交警部门近日开展的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专项整治,可以说是严格执法的一种体现。我们都知道,法律法规要通过切实执行,才能展现出它的权威。道路上的禁停标志,很多时候敌不过人们的侥幸心理,如果再没有人来纠正违停行为,那么,这种侥幸心理就会在人们心中常驻,并在更大范围蔓延。这对守法驾驶员来说,也不公平。

  严格执法,是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城市要有良好的秩序,良好的管理必不可少。短期的整治,要为日常的严格执法打下基础,不能“一阵风”过去,老问题依旧。目前,“电子警察”抓拍等执法手段,已经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为严格执法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条件。

  严格执法,也是在人们心中划下一条行为底线。原本对于法律法规的模糊认知,通过严格执法,会变得清晰起来。细究违法停车的原因,有图方便、不想付停车费、别人停我也停、没注意禁停标志等等,但对自身行为是否违法不太重视,或明知违法却怀有侥幸,恐怕是主因。大概不少曾有过违停的驾驶员,在碰到他人违停导致交通堵塞或自身权益受损时,也会谴责这种行为,那么,何不在想要违停时,换位思考呢?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多约束一点,换来的,是城市整体交通秩序的提升,这是每个人都会有所得的事。

  当然,有“堵”,也要有“疏”。医院、学校等周边区域,是临时停车需求巨大的地方,而且往往是“刚需”。只靠严格执法来打击违法停车,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严管和疏导双管齐下,才能取得长效。比如,静安某小学门前的道路,早晚高峰时段会被接送孩子的车辆占据,交警部门在依法严管的同时,在附近车辆不多的道路上设置临时停车标志,供上学和放学时临时停车,经过一系列措施,学校门口的违停现象有所改善。疏堵结合,需要总结规律、结合实际,也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更可以激励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治理违法停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职能部门的执法水平和公众的守法意识,都能得到提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一
   第02版:封二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时政·要闻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民生速递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互动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珠宝
   第C04版:潮事
治违停必须执法严
翻译明星?
我们的现在是过去的未来
公众爱心,亟须法治“护航”
“慢三步”
“经济学”能解决光棍危机么?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8治违停必须执法严 2015-10-23 2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