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翻译明星?
沈月明
  沈月明

  习主席会见威廉王子时的现场翻译很快被媒体当成新闻人物报道出来,标题似乎很吸引人,《习近平的女翻译到底啥来头?》。我想这家媒体其实已经强忍了八卦冲动,因为毕竟是国事访问,不然“翻译”前必有“美女”两个字。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些年,重大活动新闻发布和领导人出访时的现场翻译,屡被当成新闻人物甚至“明星”来报道,实在很无聊。

  比如“啥来头”这篇报道,写这名女翻译叫周宇,武汉人,毕业于武汉外校,现任外交部翻译司英文处处长。然后把她的学习、工作经历罗列一遍,最后提到习主席参观微软总部、林肯中学时她是现场翻译。看来看去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机关干部,没有报道的必要。

  但习近平历次外访时主要的翻译,小个子孙宁就很少有媒体报道了。我想如果他是个妙龄美女,又或者是威猛帅哥,又不知道要被媒体炒作成啥样。

  炒作“美女翻译”最热闹的时候是全国两会。可能在一些记者眼里,记者会上提问什么回答什么都是次要的,最要紧的是翻译是不是年轻,是不是美女!然后记者见面会活生生变成了娱乐派对——《两会美女翻译惊艳全场,举手投足尽显“女王范”》《2015全国两会上的美女翻译们(组图)》《历届两会美女翻译:任性姐和“小清新”走红》……

  翻译是外交部或相关部委专业人员的常规工作,如果场合重要,无非是需要多做些准备工作而已。他们中有男的,也有年纪较大的,还有更多文字翻译和幕后工作人员。把少数相对年轻漂亮的翻译拿出来报道,不客观,也谈不上新闻价值。我不知道一些小记小编要是看到联大会议同声翻译工作时的场景,是不是要当作头版头条来报道了。

  当然写这样的文章一定是要被人骂的:你好无聊,有人想写,有人想看,你管得着吗?但我总觉得媒体应该多报道有价值的新闻,至少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其实所谓“美女翻译”这类报道,仔细咂咂,还有浓浓的“权力崇拜”和“美女崇拜”的意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一
   第02版:封二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时政·要闻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民生速递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互动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珠宝
   第C04版:潮事
治违停必须执法严
翻译明星?
我们的现在是过去的未来
公众爱心,亟须法治“护航”
“慢三步”
“经济学”能解决光棍危机么?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8翻译明星? 2015-10-23 2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