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等了30年,终于等到了2015年10月21日。
这个日子有什么特别的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三部曲《回到未来》中有个情节,主角麦克弗莱和布朗博士乘坐时间旅行车从1985年到达了未来,他们的“目的地”就是2015年10月21日。因此,这一天被称为“回到未来”日,如今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很多英语媒体做了专题,分析电影里预测的2015年和现实中的2015年有哪些不同,当时设想的发明有哪些还没实现……
因为一个电影系列而引发的话题热潮,其实只是真真切切地提醒了我们:我们的现在,正是过去的未来。
那么在过去,我们所设想的这个未来,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小时候,说到21世纪,都觉得是一个科技量满满的词汇。那时小小的我们,对21世纪的世界,许多想象来源于美国电影《回到未来》以及叶永烈的图书《小灵通漫游未来》,当然还有些画着图的儿童科幻——自动系鞋带的运动鞋、悬浮在空中的交通工具、在马路上不用靠腿走路而是靠传送带把我们带到各个地方、相隔万里却能看到对方的面容……
那时的我们,对21世纪的自己,又有怎样的想象呢?按照小学作文的说法,一个班级里,大多数人会是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律师、外交官……想象中的未来的我们,应该是光鲜亮丽,过上了没有回家作业的幸福生活。
而实际上呢?实际上2015年的世界,与当初想象中的2015年的世界,差距也许不算太大:有了磁悬浮、有了机场传送带、有了功能多到离谱的智能手机……2015年的我们,却与当初想象中的2015年的我们,差距实在太大:我们没有扬名立万,仍在为一箪食一瓢饮汲汲营营,我们没有回家作业却有了更多回家工作。
布朗博士的扮演者前不久拍摄了一则视频,在里面他说:“今天的世界和我们当初设想的并不一样,但是别担心,这说明你的未来还没有被决定好。没有人的未来是已经被决定好的。”
我们的现在,不是过去想象的那么精彩;我们的未来,只要努力倒也会过得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