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老师在《繁花》里写了一个讲故事的老人。保姆绍兴阿婆不厌其烦地跟蓓蒂讲述着她外婆的故事。在阿婆的口中,外婆是名太平天国的宫女,服侍过南京天王。太平天国兵败之时,外婆带了些宫里的金银珠宝,逃回了绍兴老家。阿婆笃信着外婆的传奇,笃信着黄金的存在。可当“文革”来临,社会飘摇之时,阿婆带着阿宝和蓓蒂回到绍兴老家,想要去寻找外婆的“黄金宝贝”的时候,却发现外婆的坟墓已经被人掘了。至于“黄金宝贝”,自然是没有的事情。阿婆口中的家族的历史,成了个口说无凭的故事。
阿婆是一名讲故事的人。对于她来说,她所讲述的不仅是故事,还是难以磨灭的家族记忆。这份带着传奇色彩的记忆来源于哪里?当然是来源于她外婆,或许外婆真的在南京天王府里当过宫女,或许只是听说了天王府里的华美,心生向往,便向自己的女儿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口口相传,到了阿婆的口中,便成了带着巨大荣耀的“家族记忆”。
在我老家,也有一名像绍兴阿婆那样的“讲故事的人”。她是我的大娘,和我家是邻居。她没有绍兴阿婆那样大的“野心”,也不像荷马那样具有文学天赋,只是以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她所知晓的故事。那时,我们这群小孩子,天天追着她要听故事。大娘没有读过多少书,故事讲来讲去,也就是那么几个。可即使是这样,我们仍不厌烦。对于我来说,大娘故事是为数不多的“文学启迪”。有个故事我记忆尤为深刻,至今仍能复述。讲有个人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吃人怪物。这个怪物长得怎么样呢?是披着长头发,又像猩猩又像人类的怪物。如今想起,大娘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远离人贩子和危险。莫言把自己称之为一个“讲故事的人”,这是既骄傲又谦卑的说法。
夏季里的一天,我刚下班到家,打开微信,在慢慢浏览朋友圈侄女的一条令人不安的微信:“奶奶,你一路走好”,闯进眼帘。我心生不安,忙打电话回家。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心里怅然不已。过年我去看她,她的身体还很健康,精神头也很不错,还能帮助自己的孙女照顾小孩。她见到我,心里欢欣。
她没有吟游诗人的浪漫,也没有说书人的高超技巧,有的只是质朴的语言。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之中,应该都有一位讲故事的老人。这个人带领着你认识最初的世界,给你浇灌最质朴的知识,开启你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