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肠顿冷 名心稍灰
顾云卿
  顾云卿

  都说人如到过医院急诊室,经历过抢救,便会顿时变得去火降欲,看透人生,不再与人争名夺利,唯以健康快乐为求,因为一旦失去健康(终极表现为死亡),什么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纵有黄金万两,豪宅栉比,终究都无法享用,“死去原知万事空”。

  近读清人魏裔介的《樗林闲笔》,发觉这位40岁便入阁的年轻“乌(发满)头宰相”,早就参透了这一点。他在笔记中随手写入的那些话,精彩无比,我不厌其烦引用于此,以飨读者诸君:“试思三寸气接不来时,虽有广厦千间,还得住否?虽有孔方千缗,还得使否?虽有白镪黄锭,还得用否?虽有锦绣千箱,还得衣否?虽有良田千顷,禾稼如云,还得观否?虽有台榭池沼,奇花异卉,还得游否?虽有二八佳人,皓齿蛾眉,还得近否?虽有桂子兰孙,冠盖赫奕,还得从否?”他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囊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为了强调一点:“言及此,亦可以热肠顿冷,而名心稍灰矣!”这是作者此文的题旨,也即中心思想。

  这个“灰”字用得极好。“灰”的本意是物质燃尽后遗留的粉状物,也引申为沮丧和消沉。但“灰心”一词还有一个义项是“悟道之心,不为外界所动,枯寂如死灰”,换句话说即“富贵不能淫”,这个发现和认识很重要。

  我从魏裔介的论述,联想到那些被揭贪官。巨贪们动辄上万上亿地敛财,自己能安心享用吗?他们的最后下场,虽大都非“三寸气接不来”,但锒铛入狱,铁窗伺候,失去自由,或逃离异国,东躲西藏,度日如年,那“三寸气”多少也是憋屈着的。问一下他们一连串“还得……否”?答案怎样?难道不也是否定的?

  从魏裔介嘴里说出的“热肠顿冷,而名心稍灰”那番话,要求人们在巨大的物质利益诱惑面前,做到不为心动,维贞守节,体现的是中华传统道德。唐代齐巳《闭门》诗云:“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元代曾瑞也感叹要“弃雕檐,隐闾阎,灰心打灭烧身焰”。这是一种修身养性,是包括从政者在内都应有的品德。历来各教各派的训诫、规劝,落脚的不都是这一做人的根本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1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人物
   第C04版:展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小物
   第C06版:众创/国家艺术杂志
   第C08版:众创/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10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专版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讲故事的老人
法门寺的地宫与泡茶
天命犹未知
暖冬(油画)
若留一二有用事业
微信
热肠顿冷 名心稍灰
处邻法则
新民晚报夜光杯C14热肠顿冷 名心稍灰 2015-12-05 2 2015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