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周年校庆之际,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与“兄弟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串接起联系纽带,共话课堂教学研究——这个学校发展的永恒话题。
在两堂分别由华东师大一附中方侃侃老师与华东师大二附中黄国安老师执掌的物理课上,“牛顿第一定律”被赋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灵魂”。方老师主场坐镇,运用起了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把看似抽象的物理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向同学们做出了活灵活现的展示。而另一边,来自客场的黄老师则将物理知识以自己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重新解构,活泼的课堂风格迅速“征服”了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同学。两堂物理课各有千秋,孰强孰弱,实在难分轩轾。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华东师大一附中校长陆磐良认为:“不同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不同的效果。举办‘同课异构’活动的初衷并非是对教学进行比拼,而是想让同学享受到来自不同学校的精彩课程。”
在语文、英语、物理六堂风格各异的“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华东师大王意如教授、市教研室英语特级教师汤青和虹口区物理特级教师袁芳分别作了精彩点评,她们与来自上海众多示范性高中的教师,和来自江浙两地优质高中的教师代表以及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孙磊、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马骉等嘉宾齐聚一堂,聚焦有效教学话题,共商建立研究型课堂、校际师生交流等议题。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学生们不但能领略到别样的教学风格,老师们也收获到了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华东师大一附中校长陆磐良告诉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向母校的90周年校庆献礼,向华东师范大学汇报,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教学始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新民教育中心 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