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难发生后,除去旅行社没有及时上报造成延误以外,马来西亚官方的反应还是比较迅速的。从1月28日晚6时至29日早上9时,马来西亚已先后派出8艘船舰和2架飞机参与搜救。2月1日,搜救范围扩大至3900平方海里。3日,马来西亚继续派出包括海军主力战舰“雪兰莪”号在内的总计13艘舰船、7架飞机进行搜索。截至目前,20名中国游客获救,4名中国游客罹难,另有4名中国游客和一名船员下落不明。
但这并不能掩盖马来西亚旅游配套和管理方面的不足。本次出事船只搭载的20余名中国游客中,多数是旅行社向马来西亚一家叫做Charles Nature的地接旅行公司网上预订的,另外有几人则是向Golden Selling公司现场购票出海的。出发的港口是原来一个渔村的渔港,使用的船只也来历不明。
这些报道让笔者回忆起大概8年前去热浪岛旅游的经历。当时也是临时起意找一家华人开的小旅行社预订了行程。下飞机后就被拉到了一个村子的小港口,坐上一艘只能载十来个人的快艇就出了海。小艇在海浪上不停起落,水手一时兴起还带大家飙了一段“之”字形路线,当时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都觉得过瘾,现在回想起来只有后怕。
8年过去了,这样的非正规旅游看来不但没有被纳入正规管理,反而遍地开花。随着赴马旅游的中国游客日渐增多,越来越多人不再满足于传统行程,而追求更独特的旅行体验。沙巴和砂捞越这几年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其原生态的美景在中国旅游市场“火”了起来。但原生态也意味着开发的不成熟和设施服务的不完善。很多小旅行社拉八九个人、三四条船就搞起了原生态海岛游的生意。
类似情况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存在。这次事故在国内外引发了关注,希望使中马双方旅游从业人员和监管机构都能够吸取教训,正视问题,采取措施杜绝安全隐患,让越来越多的中国赴马游客能够高兴而来,尽兴而归。 张弘(作者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东南亚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