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快速提高体育成绩,在重要赛事中拿奖牌,纷纷以优厚的政策吸引欠发达国家选手加盟。肯尼亚不少优秀的中长跑选手在更改国籍后,成了卡塔尔和巴林选手。国际田坛最著名的更改国籍事件,是2003年肯尼亚人沙辛加入卡塔尔国籍,随着姓名的改变成为当地公民。据统计,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田径比赛的22项个人赛事中,有14名非洲裔运动员赢得奖牌。
2005年国际田联曾经表示,容许在3年内没有代表任何国家和地区协会参赛的选手在变更国籍后,代表新的国家和地区田径协会。正是这一政策造成雇佣军现象在一些国家泛滥,引起了广泛争议。国际田联执委、非洲田联主席、来自喀麦隆的马尔博姆评价说:“非洲成为了一个有才能选手的拍卖市场,很多年轻人没有理解,他们失去自己国籍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现任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是现行“国籍更改政策”坚定的反对者之一。去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对于出现在田径场上的多达85名更改国籍运动员现象(其中有12人代表巴林参赛),塞巴斯蒂安·科就直言田径运动员归化事宜亟须重新考量。在此次的国际田联会议上,以塞巴斯蒂安·科为首的高层终于对近年来越刮越猛的田径选手归化风潮说“不”。
在刚刚结束的第208届国际田联理事会会议上,与会各方一致同意将废止2005年公布的“国际田联国籍变更条款”,全面收紧选手更改国籍政策,禁止随意更换国籍、尤其是因经济利益改换门庭的选手参加国际田联赛事以及奥运会、各洲际大赛等。也有消息说,国际田联将容许16岁以前变更国籍的选手参赛,不过有人认为,应该将这一年龄标准降得更低。
目前,国际田联已经冻结了所有国籍转换申请,不过此前已进入流程的15项国籍转换申请并不受此影响。此外,今年8月进行的伦敦田径世锦赛上,也将推出更为严格的选手国籍审查标准。
在亚洲田坛,国际田联的这一新政将会对西亚的田径引援政策造成打击。对中国田径而言,如果西亚雇佣军现象被遏制,中国田径在短跑、跳高等方面的优势就会显露出来,在亚洲范围田径赛事中将有望领先。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