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建筑体量
“以水为脉,将滨水空间作为城市骨架,加强城市建设对水系的应用;以小为美,控制街区尺度、建筑体量,采取院落式的空间组织,形成精致的空间感受;以墨为色,延续传统江南特色,建筑色彩与材质以黑白水墨、白墙黛瓦为主;建筑立面要素应为简洁的线条、马头墙、屋顶挑檐的组合方式。”昨天,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徐毅松介绍道。
《规划》明确,崇明三岛全域严格控制高层建筑,崇明本岛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未来的崇明岛,将保留具有江南乡村传统风貌的开阔天际线。这是生态岛建设中加强风貌管控的一部分。徐毅松说,“崇明城镇规划要把握中国空间、中国秩序、中国审美,以水为脉建设小尺度紧凑型城镇。”
在“小而美”的背后,是对建设用地规模的严格控制。按照《规划》,到2020年,崇明全区规划建设用地总量负增长,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265平方公里以内。要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陈家镇和崇明东滩地区将打造成与世界级生态岛相匹配的生态城镇建设标杆。
轨交入岛加中运量
“建设崇明的轨道交通线,我们有一个想法,叫做‘快到慢行’,就是到崇明要快,但到崇明以后,作为度假休闲的地方,要慢慢行。”崇明区区长唐海龙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崇明如何“改善对外交通,发展绿色交通”。
唐海龙表示,崇明的轨道交通线已经向社会公示,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通过,现在正在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这条线叫轨交崇明线,起点在浦东金桥地区,到崇明陈家镇,在崇明有四个站点,一个站在长兴岛,陈家镇地区还有三个站,其中一个是交通枢纽。”
除了轨交线之外,崇明区将进一步提升水上交通,“我们正在造两条专门小用量的车客渡船,从石洞口到南门三刻钟左右。”此外,崇明岛内的交通将计划采用BRT等中运量交通配套,和轨交线同步建设。
崇明三岛体现差异化
“规划当中非常明确是崇明三岛的规划,三个岛有不同的特色,横沙主要是生态农业,长兴是绿色高端制造定位的基地。这一块是最早有详细规划的,而且经过很多年的实施。从以前的造船到后来的海工装备,这里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海工装备基地之一,大量项目已经入驻。下一步还有一些新的绿色高端制造项目引进。崇明岛定位是生态岛,将来对新增产业将会有严格的绿色标准,对已经投产的设备、企业,也要按照新的要求进行监管。”市发展改革委巡视员王思政介绍。
《规划》提出,到2020年,崇明全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70万人左右,规划建设用地总量实现负增长。“我们要建设鸟类的天堂,还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家园,还要为上海留一个找得到乡愁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独特性。”王思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