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全国两会·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票房注水、购买收视率、“机器人”刷点击……人大代表呼吁重塑公正客观文艺评价体系~~~
票房注水、购买收视率、“机器人”刷点击……人大代表呼吁重塑公正客观文艺评价体系~~~
票房注水、购买收视率、“机器人”刷点击……人大代表呼吁重塑公正客观文艺评价体系~~~
票房注水、购买收视率、“机器人”刷点击……人大代表呼吁重塑公正客观文艺评价体系~~~
     
2017年03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票房注水、购买收视率、“机器人”刷点击……人大代表呼吁重塑公正客观文艺评价体系
切莫让假数据绑架了影视产业
潘高峰 邵宁 姚丽萍
  在电影市场,从早期的手写电影票、“一票两卖”,到最近几年种种票房造假、注水;在电视领域,购买一集电视剧收视率花费30万到50万元,一部电视剧的“造假成本”可能高达数千万元,整个造假产业链的容量更高达40亿;在视频网站上,有的节目一天播放量就高达五六个亿,实际上贡献点击率的全是“机器人”。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带来的一份书面意见,揭开了影视文化产业种种数据疯狂造假的“潜规则”。虚假的数据,反成了衡量文化项目成功的标尺,这是何其荒谬!曹可凡呼吁,重塑公正客观文艺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数据造假遗害深远

  收看数据是评价一部影视作品受欢迎和认可的重要指标,电影票房,电视收视率、网站播放量均是如此。但据曹可凡了解,近几年,在资本市场的裹挟之下,这些重要数据有时并不那么客观,恶意造假频现,围绕假数据而来的“假口碑”“假热潮”更是影响恶劣,丢失了文艺创作的本真。

  “表面上看,这些数据造假的现象,是影视界内部产业病症,和普通大众利益没多大关系。但从长远看,数据造假的风气伤害是深刻而长久的。”曹可凡认为,对于大部分脚踏实地创作的文艺工作者而言,虚假数据让他们无法得到公正评价,甚至会在业内衍生出“内容越刺激眼球越好”“选角必须得有自带流量的明星”等潜规则,值得深耕挖掘的好内容遭受冷遇,整体文化创作水准的提高也会缺乏动力。假数据还污染了对创作有指导性意义的文艺评论。

  “去年部分影片票房造假还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相结合,导致的种种骗局也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曹可凡认为,一旦虚假数据成了资本在二级市场讲故事的法宝,可能造成大量虚高的估值泡沫,作为投资者的普通老百姓则不得不为此买单。”

  建立公正评价体系

  虽然部分虚假数据侵染文艺评价标准,但曹可凡认为,从《路边野餐》《驴得水》等小成本荧屏的口碑爆棚,到《湄公河行动》等主旋律题材的票房逆袭;从一度没有广告冠名的文化节目《见字如面》在社交网络的刷屏,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掀起的全民热潮……大部分文艺创作者还是能坚守初心,观众的欣赏和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一切都说明,公正客观的文艺评价体系是有群众基础的。

  如何完善健全现有的文艺评价体系?曹可凡建议,在电影、电视、网络视听等多个领域,从执法、管理、行业自律、技术创新、备案机制等多方面多管齐下。

  比如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让票房数据的呈现更为透明;引入实时收视率等新的数据统计方法,打破垄断;建立视频网站异常数据备案机制;对于影视评论等文艺评价体系中其他因假数据而连带遭到损害的领域,也要及时进行修复,设立专门评论基金和奖项,提高评论人的稿酬和社会地位,加强文艺评论等相关学科的建设。

  特派记者 潘高峰 邵宁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2版:3·15专版
   第A13版:3·15专版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家装之窗
撸起袖子加油干!
切莫让假数据绑架了影视产业
中国足球需要啥?不“吹”不“黑”
管控快递过度包装 慢病药物用大包装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关注A06切莫让假数据绑架了影视产业 2017-03-10 2 2017年03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