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为扩大受众面而大胆尝试~~~
为扩大受众面而大胆尝试~~~
为扩大受众面而大胆尝试~~~
为扩大受众面而大胆尝试~~~
为扩大受众面而大胆尝试~~~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扩大受众面而大胆尝试
传统戏曲悄然“潜入”网络平台
王剑虹
  上海越剧院最近正在与喜马拉雅FM讨论加大合作力度的计划;这两年在戏曲演出市场上风生水起的上海昆剧团正在筹划“入驻”一家著名的视频弹幕网站;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在喜马拉雅FM的个人电台播放量已超过百万次……随着网络电台、网络视频平台越来越深入年轻一代的生活,古老的传统戏曲正悄然“潜入”这些平台,虽然步子迈得还不怎么大,却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院团纷纷“试水”

  在上海各戏曲院团中,上海越剧院是与网络平台合作最多的一家。去年底,上越在喜马拉雅FM开出官方电台后,在半年时间内推出了48期节目,至少保证每周更新一次。此外,上越还与百事通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两个视频平台合作,在百事通推出“越剧资讯包”,提供一些原来的演出资料,而在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推出的则是演出的现场直播,最多一次观众超过12万人次。上海越剧院副院长梁弘钧表示,之所以要入驻网络电台和视频平台,主要是为了扩大受众面。上海昆剧团与某视频弹幕网站的合作也正在洽谈中,上昆副团长武鹏告诉记者,不要以为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关心传统戏曲,其实,在这个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网站,上昆的视频资料非常齐全,虽然这些上传的资料在版权上存在问题,但它证明,其实传统戏曲与年轻人之间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契合点的。

  “个人”更受欢迎

  相比院团的官方电台,著名戏曲演员的个人电台似乎收听量更大些,这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这句话。除了年轻粉丝占很大比重的“瑜老板”的个人电台播放量过百万次外,上海越剧院著名徐派小生钱惠丽半年多前在喜马拉雅上推出的个人电台播放量也接近30万次。钱惠丽的这个电台包括语言类节目和唱腔类节目,每周更新三次,整个团队一共5个人,一个负责前期录音,一个负责后期制作,一个撰稿,还有一个日常维护,当然,还有主角——钱惠丽本人。而除了钱惠丽自己之外,其他人都属于“朋友帮忙”的性质。钱惠丽表示,维持这样一个个人电台要花费太多精力,所以到今年十月满一年后是否继续做尚未决定。

  不必一哄而上

  传统的戏曲院团、戏曲演员开始关注网络电台和视频平台是件好事。

  开设一个网络电台并不是件难事,难的是如何制作出符合网络电台听众口味的节目。如果仅仅是随意地放些剧团演出的录音片断,那么意义就不大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戏曲院团入驻网络电台是件好事,但也不必一哄而上,想明白了、有条件了再干,才能“一鸣惊人”。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11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汽车周刊
   第A2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蓝天下的至爱
传统戏曲悄然“潜入”网络平台
两段爱情 一样深情
用木器把玩四维空间
普陀区作家协会成立
广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7传统戏曲悄然“潜入”网络平台 2017-07-12 2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