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每家都用电灯,一直到熄灯睡觉。可是您仔细看看,用的灯是很亮的日光型节能灯,或者是在看大屏幕电视,在电脑上发电邮,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玩游戏或看电子书。即使熄灯后,这些大大小小的屏幕上有些还在闪着蓝光,或者窗外的路灯还透光进来。这些光尤其是蓝光较过去的白炽灯要亮得多。为什么强调蓝光?因为蓝光波长较短,介于绿和紫之间,天空和海水为什么显蓝色?因为日光中蓝光被氧、氮分子和水散射得更广而进入人眼。日益增多的蓝光究竟对人的健康有何影响?
去年美国国家毒理学项目召开了两天会,研究认为晚上这种人工光不仅对睡眠有影响,还会使体重增加、抑郁、癌症及心脏病增多。10月份美国航空航天局还因此而更换了空间站的灯具,使得晚上光线更暗而且是发出长波光,不是蓝光。去年6月美国医学会声明,近来不少城市把路灯改为超亮的发光二极管(LED),可能增加慢性病的风险。
这些研究大部分为动物实验及群体的流行病学研究,说明两者有关,但尚不能肯定为因果关系。
晚上强光改变了人的周日节律,使松果体在晚上分泌的褪黑素减少,应该早上分泌的皮质醇及胃促生长素开始增多。蓝光使睡眠紊乱,伴有内分泌激素分泌的深睡眠减少。又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因而易得糖尿病及肥胖。女性长夜班工作者一生得乳癌风险比长日班者多50%到70%。有一篇针对7.5万名护士的研究,做夜班超过5年以上者有11%死亡较早,因而有些欧洲国家政府对妇女做夜班者付风险费。
虽然这些研究仍在继续,但对我们可有启示。我们要晚上光线暗些,尤其在卧室,窗帘要加上隔光层,睡觉时室内不要有蓝光,买灯泡时选暖光型比日光型好。相反的白天光线要充足,工作桌子尽量靠近窗口,多户外活动,这样保持正常日照节律,有利于健康!